据中央气象台监测,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热带风暴级)9月18日14时生成。此外,预计未来还将有两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其中1个台风可能于23日至25日影响南海北部海域和华南沿海。
今天16时,“米娜”距离广东省汕尾市东南方向约380公里
今天16时,“米娜”的中心位于距离广东省汕尾市东南方向约38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
预计,“米娜”将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逐渐向广东中东部一带沿海靠近,并将于19日下午至晚上在广东惠来至台山一带沿海登陆(23至28米/秒,9至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中央气象台提醒,台风在登陆前不排除快速增强的可能,广东、福建东南部等地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等暴雨次生灾害气象风险较高,公众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警预报信息,尽量避免前往山区、地质条件脆弱区以及旅游景区、露营地等;外出注意交通安全,路遇涉水路段遵从防汛指示,避免涉险。广东中东部沿海、南海东北部等海域航行船舶、海上作业平台需做好避风准备,海洋牧场、华南东部沿海涉岛涉海旅游注意防范大风影响。
为何秋天还有台风“扎堆”出现?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还将有两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其中1个台风可能于23日至25日影响南海北部海域和华南沿海。
台风并不是夏季“特产”,一年四季都会有台风生成,根据气象记录,登陆我国的台风最早在4月,最晚则在12月,其中7至9月是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月份,同时也是生成台风数量最多的月份。
在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其特点有路径偏南、强度偏强等。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秋台风的生成数量与夏台风基本持平,但登陆我国的秋台风比夏台风明显偏少。从强度上看,在1949年至2023年登陆我国的秋台风中,34.88%为台风级别,17.95%以强台风级别登陆,4.10%为超强台风级别。
秋台风最“频繁”登陆地为广东、海南、台湾和福建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登陆我国的地点普遍偏南,这是由于进入秋季以后,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位置逐渐偏南造成的。秋台风最“频繁”登陆地为广东省(72次)、海南省(55次)、台湾省(45次)和福建省(36次)。
1949年至2023年,共有185个台风在秋季登陆我国,其中9月最多,为128个,10月有46个,在深秋的11月也有11个台风登陆。
实际上,秋季有台风生成和登陆均属正常现象。1949年以来,甚至有2个台风在冬季(12月)登陆我国,最晚登陆我国的台风为2004年第28号台风“南玛都”,于当年12月4日登陆我国台湾省。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