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立足职能定位,主动担当作为,通过统筹资金、精准争取、优化管理等举措,全力支持全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群众居住品质与生活幸福感。
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统筹是基础。我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列为财政支持的重点民生领域,严格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科学统筹各类财政资源。针对2025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报告,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多轮复核评估,结合全市财政收支实际,精准测算项目资金需求与财政可承受能力,确保各项民生工程在财政可持续框架内稳步推进。同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项目资金使用进度、工程实施效果等关键环节实时跟踪问效,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对接上级财政部门,聚焦中央和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申报,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重点领域,精准编制项目计划、完善资金申请材料,成功争取中央及自治区专项资金5965万元。为弥补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市财政局进一步统筹市本级财政预算,追加下达配套资金3602万元,形成共计1.05亿元的“中央+自治区+市本级”三级资金协同支持格局,持续放大财政资金民生保障效能。截至目前,全市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C级、D级危险住房改造,175户完成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增供应80套,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此外,在资金使用管理上,我市严格遵循“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绩效走”原则,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全流程绩效管理体系,通过事前绩效评估明确项目目标、事中动态监控资金流向、事后开展绩效自评与第三方核查,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重点投向楼体修缮、管道更新、适老化设施增设等民生关切事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资金优先保障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的租赁住房供给,切实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租得起、住得稳”的难题,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我们将持续深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从‘增量建设’向‘存量优化’转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奋力书写‘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住房保障民生答卷,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财政动能。”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雷永福 通讯员 刘佳琪)
来源:石嘴山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