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源不只是开放代码,把AI送入太空人类才能走出地球

0
分享至



本文聚焦王坚院士于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的演讲内容,王坚院士提出,AI时代开源的内涵从“源代码的开放”向“资源的开放”转变,而把AI和算力送入太空,是人类走出地球的关键。通过回溯AI发展的重要节点,为我们带来关于开源与AI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让我们看到AI在未来太空探索中的无限潜力与可能性。

今天,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发表主题演讲,回顾了AI技术与开源理念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在AI时代,开源的内涵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从以往“源代码的开放”逐渐转向“资源的开放”。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上即是对数据资源与计算资源的开放,这也构成了AI时代开源的核心特征。

王坚还分享了他对AI进入太空的愿景,之江实验室今年已经发射了12颗卫星,并组成“三体计算星座”,还在此星座中首次部署了一个8B参数量的大模型,第一次实现了在太空中卫星之间的互通互联。

这一突破的意义在于,随着人类往深空探索,数据处理已经无法依赖地球算力,只有把AI和算力送入太空,人类才可能真正走出地球。这也是王坚眼中,未来10-20年内最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在回顾AI发展历程时,王坚提到,从图灵1948年提出“神经元数量足够多时便会涌现智能”的设想,到Hinton于上世纪80年代与心理学家合作揭示权重的重要性,再到2012年GPU算力推动深度学习实现突破,直至2017年Transformer架构与tokenization技术的提出——AI的每一个重大进展,始终伴随着“开放”的力量。

他强调:“开放的话题不是今天才重要,在互联网时代就是关键的变量。”不过他也强调,开源并不代表计算不再重要,而是意味着个体不必重复投入巨大资源。而构建高质量模型,依然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持。



以下是王坚在外滩大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完整实录:

开源经历革命性变化 已成AI竞争关键变量

各位朋友,很高兴有这么一次机会跟大家分享。在今天的AI背景下,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开放。今天我把几个可能大家熟悉但又比较困惑的事情,从我的角度说一下。开源这个词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今天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变化,从代码的开放开源,到资源的开放开源。

最近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从AI的角度来看,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1月13号,美国公布了对AI的出口管制。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关于芯片集成电路、半导体的出口管制,但在同一个出口管制上,美国第一次明确了要对AI模型的权重进行管制。

这个管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讲是一个漏洞。他只是明确提出了对闭源权重的出口管制,而专门强调了开源的权重不在管制之列。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在当时1月13号,也就是大半年以前,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模型都在美国头部的几家公司。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在1月18号,Jeff Hinton到过上海。他是极其反对让AI模型开源的人,有他自己非常重要的理由。



随着Qwen的开源,DeepSeek的开源,今年1月30号,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 Sam Altman说过一句令人震撼的话:“在(开源)这个问题上,我们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不多说了,它不是一个策略性的错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2025年神奇的一件事情是,开源这样一个说不清还道不明的事情,甚至是沿用的软件时代的概念,变成了今天AI竞争的关键变量。没有人可以绕开这个变量,来说未来要怎么做。

神经网络的开源先驱始于心理学家对权重的探索

对产业而言,这个变量不是新的。1998年,互联网要兴起的时候,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浏览器。Netscape(网景)是当时最好最开放,也是改变了格局的浏览器。在互联网时代,Netscape的开源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分水岭。



开放的话题不是今天才重要,在互联网时代就是关键的变量。

很少人知道,其实是在1998年的4月份开源这个词——open source(开放源代码)——才被一批极客固化下来。当时有很多不同的叫法:自由软件、免费软件。open source这个词是在1998年固化下来,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但开创了我们互联网的那个时代。

再谈到图灵奖。2018年Hinton和几位开创者得了图灵奖的时候,很多事情才刚刚开始。后来Hinton做过一个演讲。在这个演讲上他说了两个重要的观点,跟今天的开源有关系。



他讲到AI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逻辑驱动、逻辑启发的方法,以及受大脑、神经元等生物学特性启发的方法。因为有第二个方法,也就是用神经元或者生物学方法来驱动的方法论的演进,使得我们有了权重的概念。

即使8年以后,Hinton在7月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重复了八年前讲的两句话,这是有原因的。以生物学作为思想的驱动,不是从AI开始的。图灵在40年代末就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今天所有神经元基础的东西都有一个名字,叫连接(connection)。



红线标注的地方很有意思:受神经元的启发,和真正的神经元没有关系,所以加了引号。但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当神经元的数量足够多时,就会产生智能。这是图灵在1948年提出的。所以今天讲的第二个路径就是这个路径。

很久之前就有人在探索这件事情。这篇文章发表在1986年的《自然》杂志上,非常明确地讲到了权重在模型中的重要性。第三作者是Hinton,前两个作者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



在80年代中期,与神经元相关的探讨是以心理学家为核心的小组讨论的,而计算机科学家主导的AI方向是逻辑驱动的方法。那时候如果要做这件事情,有一本教科书,这是1986年以后我接触这个领域时的教科书,叫作zuo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上次在上海碰见Hinton,我提到这套书时,他还蛮激动的,说当年设想的东西今天都变成现实了。

这本书就是他和几位心理学家一起完成的。

还要感谢互联网。这两本书背后专门出了一本实验手册,第一次真正把所有关于理论的代码都开放出来。到今天为止,你还可以去下载它的代码。尽管这个代码运行在DOS上,是最原始的操作系统。而开放的时候还没有开源这个概念。开源是在1998年才被固化下来。



开源并不削弱计算的价值 是推动行业前进的必要环境

开放资源的概念不是因为有开源一词才出现的。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很多先驱已经这样做了。以生物学神经元为基础的方法论的先行者,为我们做了探索。后来2012年,Hinton和两位学生把数据、模型和算力GPU结合起来,带来了人脸识别的时代。



但那时资源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因为数据量不足够大,模型不够复杂,算力也有限。他们只用了两块普通的游戏GPU。

2017年,几位作者提出了Transformer和tokenization,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token。tokenization是一个关键技术,使数据真正资源化,这是里程碑。同样因为这两个东西的出现,当时的数据、模型和算力又叠加了一个更大的变量——规模。所有东西的规模成千上万倍增加,使AI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规模到达一定程度时,资源就变得极其重要。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上是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有了模型开放以后,你不需要再花那么多计算资源去重新做,有人替你完成了。我想说一下,开放以后并不意味着计算不重要,而只是意味着个体不用花这么多资源,因为有人付了这笔钱。

但要做更好的模型,需要更多资源的投入。今天,仅仅开放源代码,不能解决我们过去在软件时代用开源解决的问题。开放资源,特别是数据和计算资源,才是推动行业往前走不可缺失的环境。这就是AI时代开源的重要特点。我更愿意把它叫作open resource。但open source和open resource翻译成中文,都是开源。

AI不应缺席太空 或将帮人类实现深空探索

开源不只是模型。太空一直是我们最大的资源。AI不仅可以用于手机电脑,也不应该缺席太空,但这里有算力的障碍。

当拥有上述三个组合的时候,就有机会重新定义。就像当年把手机重新定义为电脑。今天我们有了通讯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因为AI,我们会有第四种卫星,我把它叫计算卫星。同样因为这种卫星的存在,使我们有机会把AI送到太空。

我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因为在之江实验室工作。今年5月14号,我们第一次把12颗卫星同时送上天,而且在这12颗卫星组成的星座上,第一次把一个地面上完整的8B AI模型放到太空去了。



不是用了一个简单的深度学习算法做个小程序,而是一个跟地面上一模一样的完整AI模型。第一次进去的时候,非常激动,也第一次感受到AI不能缺席太空。

这12颗卫星到了太空以后,就可以保证在卫星到达的地方,就能完成所有数据的处理。在这之前,卫星只和地面发生关系,卫星之间没有关系。这是第一次实现了在太空中卫星之间的互通互联,给AI在太空带来机会。

这件项目被叫作“三体计算星座”。很多朋友知道“三体”是从小说里读来的,但它是彻头彻尾的科学概念,最早是牛顿提出来的。他说,在太空中如果只有两个物体,比如月亮和地球,是有解析解的,也就是能用数学来解释两者的关系。

但如果再加第三个物体,比如太阳,就没有解析解了,没有确定的解了。要描述它们的关系,一定要假定另一个物体固定不动,这就是牛顿所说的三体问题。



背后告诉我们,一个人两个人做事情很容易,三个人一起就不好做了。中国有句古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体计算星座”希望N多个主体也可以完成一件事情,这是开放资源情况下必须做到的。

“三体计算星座”就是希望大家共同完成这个星座,共同分享这个太空。《南华早报》听过我的演讲后写过一篇文章,本质上就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分享太空,把AI送入太空。

我们计划把每一颗卫星开放给全世界任何人。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我就不多说了,也可以支持我们向深空探索。科学家已经在设想,几年内把卫星送到太阳轨道的L5点,这个点离地球1.5亿公里,离太阳1.5亿公里。



那个时候数据几乎无法传回地面处理。只有把AI和算力送入太空,人类才可能真正走出地球。下面的时代非常激动人心。人类去火星的路上不能没有计算和AI的陪伴。这就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谢谢大家。

来源:智东西 中国信息化周报

编辑:李馨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5张活久未见的照片,太神奇了!

65张活久未见的照片,太神奇了!

中国艺术家
2025-09-14 05:26:31
小心“张云龙”!多名受害者及家属指认:他已诱骗至少4人到柬埔寨同一电诈园区

小心“张云龙”!多名受害者及家属指认:他已诱骗至少4人到柬埔寨同一电诈园区

红星新闻
2025-09-18 20:23:06
哈马斯发布强硬声明

哈马斯发布强硬声明

政知新媒体
2025-09-19 16:35:27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文史达观
2025-09-08 20:13:26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雷速体育
2025-09-19 19:53:23
独山县委书记李景宽任上被查

独山县委书记李景宽任上被查

观察者网
2025-09-19 14:22:03
30队今夏至今花钱排名:雷霆超8亿居首 火箭排第5勇士零花费垫底

30队今夏至今花钱排名:雷霆超8亿居首 火箭排第5勇士零花费垫底

罗说NBA
2025-09-19 08:07:53
《731》官微沦陷,片中出现搞怪情节,网友直言历史不该被调侃

《731》官微沦陷,片中出现搞怪情节,网友直言历史不该被调侃

萌神木木
2025-09-18 17:29:23
A股:股民抓稳扶手,大资金目的达到了,下周将迎来全新的变化?

A股:股民抓稳扶手,大资金目的达到了,下周将迎来全新的变化?

小嵩
2025-09-19 16:04:36
貂蝉献舞董卓府首夜,董卓创下一项记录,后世君主无一人能突破

貂蝉献舞董卓府首夜,董卓创下一项记录,后世君主无一人能突破

雅俗共赏1
2025-08-28 12:03:22
意外?朝鲜计划去日本参加亚运会!日本政府原则上禁止朝鲜人入境

意外?朝鲜计划去日本参加亚运会!日本政府原则上禁止朝鲜人入境

念洲
2025-09-19 07:47:51
国际篮联重磅宣布,中国男篮收重大好消息,郭士强要碾压日本队

国际篮联重磅宣布,中国男篮收重大好消息,郭士强要碾压日本队

宗介说体育
2025-09-19 15:24:33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清晖有墨
2025-09-05 19:24:18
詹姆斯宣布破产!亲自承认:现在退役还不是时候

詹姆斯宣布破产!亲自承认:现在退役还不是时候

陈意小可爱
2025-09-19 12:16:33
清华晨跑队刘小平去世,年仅51岁,坚持晨跑8年,前一天还在跑步

清华晨跑队刘小平去世,年仅51岁,坚持晨跑8年,前一天还在跑步

凡知
2025-09-19 16:21:09
换了四辆车之后,我对六座SUV彻底失望了,这些家庭要买更不推荐

换了四辆车之后,我对六座SUV彻底失望了,这些家庭要买更不推荐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25-09-19 06:51:08
袁甲评哈维尔:真是在外边找不到工作的都来咱这骗钱了

袁甲评哈维尔:真是在外边找不到工作的都来咱这骗钱了

直播吧
2025-09-19 13:56:16
县委书记李景宽,任上被查

县委书记李景宽,任上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9 13:03:35
蜜雪冰城,美国首店来了!中式价格战把纽约人打懵了

蜜雪冰城,美国首店来了!中式价格战把纽约人打懵了

深蓝财经
2025-09-18 19:15:00
再见傲骨!37岁巴西前国脚宣布退役,曾效力国安5年夺1冠+任队长

再见傲骨!37岁巴西前国脚宣布退役,曾效力国安5年夺1冠+任队长

我爱英超
2025-09-18 22:31:34
2025-09-19 21:36:49
中和碳研究院
中和碳研究院
紧密围绕“双碳”政策目标,提供市场洞见,推进政企协同。
205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家居
本地
教育

今日热点:电影《震耳欲聋》定档1004;《惊天魔盗团3》发布新预告……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教育要闻

“初中补了3年课,高一就露馅了”,家长晒女儿分数,看清了现实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