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阳 来源 | 顶尖广告
网红圈的瓜从来都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前有“潘嘎之交”沦为全网笑谈,今有“嘎子哥”谢孟伟直接把自己“送”进了拘留所。
一身警服直播带货,终究把童年滤镜撕得稀碎。
警服带货翻车
从“小兵张嘎”到“拘留7天”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在《小兵张嘎》里机灵勇敢的“嘎子”,如今会因为一身警服站上风口浪尖。
最近,谢孟伟在云南某地参与一部公安题材电影的拍摄,按理说穿着警服拍戏是工作需求,但问题出在“戏外”——
他在拍摄间隙直接穿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开启了直播带货,镜头前还对着粉丝热情吆喝商品,丝毫没意识到这身衣服背后的严肃性。
图源:微博
这段直播很快在网络发酵,有网友直接指出“警服不是道具,更不能拿来博流量带货”。
果不其然,9月17日云南耿马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明确表示谢孟伟的行为“严重影响公安民警形象”,依据相关规定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图源:@现代快报
这并非小题大做。
要知道《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早就写得明明白白:“影视制作单位和文艺团体因拍摄、演出需要,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应当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并严格保管。非拍摄、演出时不得使用。”
显然,谢孟伟在休息时间穿警服直播,既没有额外批准,也超出了“拍摄需要”的范畴,被罚一点不冤。
网友们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
有人调侃“嘎子这次把自己嘎了”。
还有人严肃批评“警服是公信力的象征,拿这个炒作带货,是对职业尊严的践踏”。
也有老粉惋惜“童年滤镜碎了一地,好好的演员怎么就一门心思钻流量里了”。
从评论区的风向不难看出,这次网友们对“嘎子哥”的行为几乎没什么容忍度。
平台也表示零容忍,目前“嘎子哥”的快手账号已被封禁,无法查看主页视频。
一夜之间,千万粉丝大V倒下了。
恩怨反转
争议网红“殊途同归”
其实这不是“嘎子哥”第一次在直播带货里“翻车”,只不过上一次他还是“被打假”的一方,而打假的人正是曾经火遍全网的“反诈老陈”。
一个月前,反诈老陈突然将矛头对准谢孟伟,连续七次在直播间喊话质疑他售卖的酷派手机为贴牌产品,坑骗消费者。
图源:抖音
面对质疑,嘎子哥倒是反应迅速,很快就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产品的3C认证证书编号、进网许可证编号等一系列资质文件,坚称自己“所售产品都是经层层把关、相关资质齐全才会上架”。
还强调自己只卖过“酷派X60”这一款手机,“有问题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或者维权”。
图源:微博@津云新闻
更关键的是,酷派品牌方随后也站出来澄清,确认与谢孟伟存在合法合作,产品均为正品。
这下轮到反诈老陈尴尬了。
没过多久,他就在直播间公开道歉,称“之前的质疑都是误会”,还反过来夸赞嘎子的产品“和人品一样正”。
图源:反诈老陈
但网友们显然不买账,纷纷质疑他“为了流量刻意炒作”“蹭嘎子热度”,毕竟七次喊话的阵仗太大,最后轻飘飘一句“误会”实在难以服众。
没过多久,反诈老陈的账号就因“涉嫌炒作博眼球”被平台封禁,从“反诈明星”跌落神坛。
当时还有不少人替嘎子哥“鸣不平”,觉得他被冤枉了。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嘎子哥自己也因为直播带货的“骚操作”翻车,不仅账号停更,还落得个行政拘留的下场。
从“打假者”到“被打假者”,再到如今双双“凉凉”,这波反转实在让人唏嘘。
网红圈的流量游戏,果然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劣迹网红集体复活
越封杀越赚钱?
有人说“嘎子哥”这次肯定要凉透了。
但如果你了解当下网红圈的生态,可能就不会这么早下结论了。
近年来,网红的事业起伏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弹性”趋势:
表面上被封杀,实则换个马甲又能重生。
比如那艺娜,曾经顶着外国人特效滤镜,以“俄罗斯娜娜”的身份在短视频平台上用对口型的方式演唱所谓“俄罗斯情歌”。
虚构的身份被央视打假后,平台迅速下架了她的账号,理由是“仿冒虚假人设”。
图源:抖音
然而封杀并没有结束她的演艺生涯。
不久后,她以“那艺娜”之名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凭借一首《爱如火》意外翻红,现在巡演接不过来,比不少专业歌手卖票还火热。
图源:小红书网友
同样转型成功的还有郭老师。
2019年,她因直播间内容低俗被全网封禁。很多人以为“郭老师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图源:郭老师直播截图
但今年她在河北沧州街头开了一家饮品店——“郭子的茶”。
开业当天场面堪比明星见面会,粉丝排起五小时长队,只为买一杯并不算特别的奶茶。
图源:小红书网友
事实证明,即使被封杀,她依然有着惊人的号召力。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网红甚至找到了“出海”这条新赛道。
小杨哥的徒弟“红绿灯的小黄”,在国内因为低俗带货多次被点名批评,账号封了又开,最终也被三只羊的“香港月饼”事件拖下水。
可她换了赛道,在TikTok东南亚区摇身一变,成了“榜一主播”。粉丝超20万,单场打赏收入突破10万美元。
图源:TikTok
更早的还有“猫一杯”。
她因编造“小学生秦朗丢作业”的假新闻走红,结果被微博、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全面封禁。
本以为彻底出局,第二天她却跑到YouTube复出,一夜之间吸粉40万,甚至还接到了品牌广告。
这些案例都证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只要还有观众,只要还能赚到钱,网红们就会找到新的舞台。
封杀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次短暂的休假,甚至是换个战场继续赚钱的机会。
只要还有人关注、有人愿意为他们买单,他们就总能找到新的舞台。
国内不行就去国外,线上不行就转线下,人设崩了就换个标签重来。
“嘎子哥”翻车,看似走到了退网边缘,但互联网的魔幻,永远充满未知。
在这个流量重生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话题 ,尽在【顶尖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