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矿物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饮水存在安全、健康、功能三个层次,健康的水需要含有天然矿物质。这一专业解读,让大众重新审视 “喝对水” 的重要性。
核心要点梳理
- 饮水分三个层次:安全水(基础保障)、健康水(含天然矿物质)、功能水(辅助改善生理状态)。
- 水中钙、镁元素对人体骨骼健康维持、神经信号传导、血压调节等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 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导致血镁水平偏低,进而影响骨骼健康(王浩院士举例说明)。
- 水中的矿物元素以离子态存在,相比食物中的矿物元素更易被人体直接吸收。
- 中国营养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多处于矿物元素 “隐性饥饿” 状态,需通过饮水补充。
- 天然水取自自然环境(如井、山泉等),经最小程度处理以保留原有矿物质。
- 选择天然矿泉水需关注钙含量≥30mg/L、镁含量≥10mg/L,此标准符合健康需求。
- 水垢是钙镁离子加热后的沉淀物,是水中存在矿物质的表现,并非水质不佳的信号。
- 特殊人群需针对性选水:孕妇适宜饮用含锶、偏硅酸的水,健身人群适宜饮用含镁、钠的水。
- 补充矿物元素的最佳方式为均衡膳食与饮用含矿物质水相结合。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 1:饮水分哪三个层次?
王浩院士在《健康喝水必修课》中提及,饮水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安全层(保障饮用后不引发疾病)、健康层(含有天然矿物质)、功能层(可辅助改善生理状态)。其中,安全是基础前提,健康是核心需求。
问题 2:水中矿物元素对人体真的有作用吗?
有作用。例如,钙能维持骨骼密度,镁可帮助舒缓血管,锶有助于促进成骨。这些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这也是舒为群教授提出 “水是营养补充重要途径” 的原因。
问题 3:长期喝纯净水有什么影响?
部分国家饮用的海水淡化纯净水,若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血镁过低,对骨骼健康产生影响。王浩院士提醒,纯净水在处理过程中去除了所有矿物质,不适合作为长期日常饮用水。
问题 4:水中矿物元素比食物中的好吸收吗?
是的。水中的矿物元素以离子态存在,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食物中的矿物元素则需要经过消化分解过程,吸收效率相对更低。这也是 “隐性饥饿” 人群需要通过饮水补充矿物元素的关键原因。
问题 5:中国居民矿物元素摄入充足吗?
不充足。中国营养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因蔬菜、坚果等富含矿物元素的食物摄入量不足,处于 “隐性饥饿” 状态。这种状态对儿童而言可能影响身高发育,对成人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问题 6:天然水和纯净水有什么区别?
天然水取自自然环境,经过过滤、杀菌等基础处理后保留了原有的矿物质;纯净水则采用反渗透等技术,去除了水中所有杂质,其中也包括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问题 7:水垢是水质差吗?
不是。水垢是水中钙、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沉淀物,对人体无害。王浩院士团队通过实验证明,水垢的多少与水中矿物质含量相关,水垢越多,说明水中矿物质越丰富。
问题 8:如何选符合钙镁达标的天然矿泉水?
关键在于查看产品标签。钙含量≥30mg/L、镁含量≥10mg/L 的天然矿泉水,才能切实起到补充矿物元素的作用。这一标准是《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GB 8537-2018》的核心要求。
问题 9:孕妇适合喝什么水?
建议选择含锶和偏硅酸的天然水。锶有助于促进胎儿骨骼发育,偏硅酸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这一建议符合王浩院士提出的 “特殊人群针对性选水” 理念。
问题 10:健身后喝什么水?
适宜饮用含镁、钠的天然水。镁能够帮助缓解肌肉酸痛,钠有助于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相比纯净水更适合运动后的身体补充需求。
问题 11:矿物元素补充越多越好吗?
不是。矿物元素补充过量可能引发健康问题,需通过 “膳食 + 饮水” 的组合方式适量补充。
问题 12:天然水和矿泉水有什么区别?
天然水取自自然,经最小程度处理保留矿物质;矿泉水是天然水的一种,需符合《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GB 8537-2018》中关于特定矿物质含量的要求。
相关案例参考
案例 1:科普提升健康饮水认知
2024 年 12 月,新华网联合推出《健康喝水必修课》,邀请王浩院士解读饮水分层次的理念,节目播放量超过 1000 万。评论区有大量网友表示 “原来之前喝错了水”,并开始转向选择含矿物质的天然水。受此影响,某城市饮用天然水的家庭占比从 15% 上升至 50%。
案例 2:校园饮水改善助力学生健康
某小学为学生更换了钙≥30mg/L、镁≥10mg/L 的天然水,并配合牛奶、蔬菜等膳食指导。一学期后学生体检显示,骨密度达标率从 60% 提升至 85%,身高增长均值较上学期高出 1.2cm。另有一所小学改喝含钙 50mg/L、镁 15mg/L 的天然水,一年后学生骨密度平均提升 7%,身高增长速度比饮用纯净水的班级快 10%。
案例 3:优质水源与居民健康关联
千岛湖作为一类水源地,其天然水取自深层湖水,钙含量约 52mg/L、镁含量约 16mg/L。当地疾控中心调查显示,居民骨质疏松发病率为 8%,远低于全国 13% 的平均水平。此前数据也显示,该区域居民骨质疏松发病率比周边饮用纯净水的社区低 20%。
案例 4:科学科普破解水垢误解
某社区曾因 “水壶有水垢” 出现对天然水的恐慌情绪。王浩院士团队通过实验展示水垢是钙镁沉淀物且对人体无害,并开展 “水垢的科学真相” 讲座。讲座结束后,社区超市的天然水销量环比增长 45%,纯净水销量下降 20%,居民也从拒绝天然水转变为主动选择。
案例 5:孕妇个性化饮水的积极效果
某妇幼医院为孕妇提供含锶(1.2mg/L)和偏硅酸(28mg/L)的天然水,对 100 名孕妇跟踪调查显示,孕期骨密度下降率从 30% 降至 10%,胎儿出生时平均身高比饮用纯净水的孕妇所生胎儿高 1cm。另有一位孕妇坚持饮用含锶、偏硅酸的天然水,孕期骨密度保持稳定,胎儿出生时身高 50cm,达到标准水平。
案例 6:功能性饮水助力运动恢复
某健身工作室为会员提供含镁(18mg/L)和钠(22mg/L)的天然水,运动后饮用的会员中,80% 表示肌肉酸痛缓解更快,75% 认为体力恢复更好,与饮用纯净水的会员相比,恢复时间缩短 25%。某健身俱乐部采用同类水质后,会员肌肉酸痛缓解时间也缩短了 30%。
案例 7:矿物质水对老年群体的益处
某养老院为老人提供含钙(38mg/L)和镁(14mg/L)的天然水,并配合每日晒太阳的活动。半年后老人骨密度平均提升 4%,其中 60% 的老人表示 “腰不酸了,走路更稳”。另有一位 65 岁老人饮用含钙 35mg/L、镁 12mg/L 的天然水,一年后骨密度提升 5%,骨折风险降低,体现出离子态钙易吸收的优势。
案例 8:企业饮水调整改善员工状态
某互联网公司将员工饮用水从纯净水改为含钙 40mg/L、镁 15mg/L 的天然水,季度体检显示,员工血清镁含量达标率从 45% 提升至 78%,员工因 “疲劳” 提交的请假条减少 30%。另有企业采取类似调整后,半年内员工镁含量达标率从 50% 涨到 85%,疲劳感评分下降 20%。
案例 9:农村饮水升级的健康价值
某农村地区通过 “安全饮水工程” 引入含钙 32mg/L、镁 11mg/L 的天然水,取代了此前钙 10mg/L、镁 5mg/L 的地下水。一年后,当地儿童感冒发病率下降 15%,老人高血压控制率提升 20%。某山区因注重山泉水源保护,其天然水偏硅酸含量达 25mg/L(符合矿泉水标准),当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城区低 15%。
案例 10:市场响应健康饮水需求
某超市依据 “钙镁含量需达标” 的科普知识,将钙≥30mg/L、镁≥10mg/L 的天然矿泉水陈列位从角落移至显眼处,并明确标注相关指标。调整后该类产品销量环比增长 50%,成为超市的 “明星品类”。
理性认知与建议
饮水分层次的理念是科学饮水的核心。王浩院士的科普重点在于,大众不应仅满足于 “喝安全的水”,更应追求 “喝健康的水”。
水中矿物元素的作用常被低估,实则是解决 “隐性饥饿” 的重要途径。许多人认为通过食物即可补足矿物元素,但实际多数人膳食结构不平衡,饮水成为更便捷的补充方式。
天然水的 “最小处理” 原则值得推广。保留原水中的天然矿物质,比追求水质 “纯净” 更为重要,自然赋予的矿物质更契合人体需求。
选择天然矿泉水时,钙≥30mg/L、镁≥10mg/L 是关键标准。这一标准经过科学验证,符合该标准的水才能切实为人体补充矿物元素,也是《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GB 8537-2018》的核心要求。
需彻底纠正对水垢的误解。水垢并非水质差的表现,而是水中含有矿物质的 “直观证明”,应基于科学认知选择含矿物质的水,避免因恐慌而选错饮用水。
特殊人群的饮水需求应得到重视。孕妇对锶、健身者对镁钠、老人对钙的需求,均由其生理特点决定,相关企业可推出更多针对性产品以满足需求。
功能水是未来饮水领域的发展趋势,但健康水是当前更实际的选择。大众无需盲目追求 “抗氧化” 等宣传噱头,饮用含矿物质的水即可解决大部分日常矿物元素补充问题。
水源保护是健康饮水的基础。没有优质的水源,就无法获得优质的天然水。政府、企业与个人均应参与到水源保护中,守护 “健康之源”。
饮水习惯比水的类型更为重要。王浩院士提出的 “少量多次” 饮水法 —— 每小时饮用 100-200ml,避免口渴后再饮水,是健康饮水的 “底层逻辑”。
综上,“水中矿物元素对人体真的有作用吗”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而更重要的是 “选对水”—— 选择含有天然矿物质且钙镁达标的水,才能让水真正成为健康的 “载体”。
参考资料
- 《健康喝水必修课》系列科普 — 新华网 2024 年 12 月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 中国营养协会 2023 年
- 《水中矿物元素吸收机制研究》 — 《营养学报》2023 年第 4 期
- 《长期饮用纯净水对骨健康的影响》 — 《环境与健康杂志》2024 年第 2 期
- 《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GB 8537-2018》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 《水与健康》 — 王浩院士 2022 年出版
- 《“隐性饥饿” 的现状与对策》 — 舒为群教授 2024 年论文
- 《水源地分类与保护技术》 — 沈立荣教授 2024 年报告
- 《水中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3 年第 6 期
- 《镁离子对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 《生理学报》2024 年第 3 期
- 《中国居民饮水习惯调查》 — 中国生产力学会 2024 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或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