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是指可以中断用户的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或对其造成危害的软件。主要包括:
病毒:通过感染计算机文件进行传播,以破坏或篡改用户数据,影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为主要目的。
木马:以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是远程控制用户计算机为主要目的,如盗号木马、网银木马等。
蠕虫:能自我复制和广泛传播,以占用系统和网络资源为主要目的。
逻辑炸弹:当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恰好某个条件得到满足,就触发执行并产生异常甚至灾难性后果。
后门: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
勒索软件:以锁屏、加密用户文件为条件向用户勒索钱财。用户数据资产包括文档、邮件数据库、源代码、图片、压缩文件等。
典型症状
经常死机、数据丢失、文件打不开、内存或硬盘空间不够、大量来历不明的文件、操作系统自动执行操作、系统运行速度慢……
防护建议
1.打开来历不明的网页、短信中的短链接。
2.执行未经杀毒扫描的下载软件。
3.打开 QQ 等聊天工具上收到的不明文件。
4.轻信网页弹窗信息。
5.点击任何非预期出现的对话框。
1.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特征库。
2.从官方市场下载正版软件,及时给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打补丁。
3.为计算机系统账号设置密码,及时删除或禁用过期账号。
4.在打开任何移动存储器前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要定期备份电脑、手机的系统和数据,留意异常告警,及时修复恢复。
电信网络诈骗
情感投资类诈骗:指打着交友名义,通过培养感情获取信任,再诱惑受害者资助、投资,从而实施敛财的骗术,俗称“杀猪盘”。
刷单、兼职类诈骗:指骗子通过发高薪兼职信息吸引受害者参与,再通过套路不断鼓动受害者投钱代刷,最终骗取所有投资钱财的骗术,俗称“杀鸟盘”。
防护建议
1.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2.轻易点开提额短信中的链接。
3.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或其它形式动态密码。
4.轻信短信或陌生号码的来电。
1.留心查证网络交友对象身份。
2.为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
3.通过银行官方微信、官方网站等可靠渠道办理提额等业务。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语、图片、视频的行为,会对他人的名誉、权益、精神与隐私造成损害的现象。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施暴者往往打着“道德正义”的名号,通过标签化、情绪化宣泄不断引发关注;造谣者利用网民好奇心,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眼球、博得流量,获得经济利益;传播者人云亦云,对煽动性文字缺乏自主判断能力,不能预见传谣行为带来的恶劣后果;受害者取证难,维权难,因为很难自证清白而不得不选择隐忍和沉默。
法律防治网络暴力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对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还可以按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防护建议
不做施暴者
拒绝围观
1.坚持互相尊重,提升网络法治素养,不通过网络恶意攻击他人。
2.不推波助澜,不清楚的不评论、不转发。
3.举报网络暴力行为。
规范个人行为
拒绝被欺凌
1.保护个人隐私。
2.保持冷静克制,不回应挑战。
3.向警方等寻求帮助。
4.截屏或存储证据,追究责任。
5.通知网站运营单位或举报施暴者。
6.进行心理咨询。
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敏感信息:是指一旦遭到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
个人验证信息:是有关一个人的任何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识别这个人,如姓名、指纹或其他生物特征资料、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或社会安全号码。
个人信息四件套:一般是指银行卡、身份证、网盾、还有绑定的手机号码,是网络诈骗活动中对个人敏感信息的代称。
泄露途径
非法买卖:一些无良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
手机泄露:下载不明来源的App、随意连接公共Wi-Fi、使用来路不明的充电宝、随意点击网站链接。
攻击网站:利用网站漏洞实施入侵,窃取保存信息的数据库,俗称“拖库”。
防护建议
1.在虚假贷款APP或网站上提交姓名、身份证照片、个人资产证明、银行账户、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
2.随意丢弃与个人信息相关的物品。
3.随意参加小调查、小接力、抽奖或免费赠送、街头问卷电话问卷、非正规办卡等活动。
4.在朋友圈、社交网站等发布个人敏感信息。
1.关注网站信息泄露事件方面的新闻,及时修改相关密码。
2.安装安全软件,定期升级更新操作系统。
3.从官方软件市场下载和安装APP,谨慎安装第三方APP。
4.认真辨别公共Wi-Fi真实性,不要通过公共Wi-Fi办理转账汇款等敏感业务。
5.防范通过伪基站短信等途径访问钓鱼网站。
6.保管好身份证信息。提供复印件时,写明“仅供某某单位做某某用,他用无效”。
7.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
转自:淄博中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