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权利受到侵犯,法律是最好的武器,在体育圈也不例外。
9月18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就有“上海公安机关侦破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案”。
根据报道,2025年5月,部分网民侮辱诽谤跳水运动员,引发舆论关注。上海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立即对网上信息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使用某短视频平台账号发布关于“某运动员被禁赛”等谣言信息和“拉踩”视频;犯罪嫌疑人韩某为博取眼球,借助AI编辑制作发布“某运动员向裁判长行贿”等谣言视频;犯罪嫌疑人马某某为吸粉引流,长期使用多个平台账号发布侮辱和诽谤跳水运动员视频,并公开发布多组侮辱性词汇。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王某、韩某、马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对于遭受网络暴力与骚扰的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事实上,在职业生涯中,陈芋汐等运动员已经长期遭受这些违法行为的困扰。
网络平台上源源不断的攻击、侮辱、极端、不友善言论,乃至于别有用心的制造与传播谣言,已经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也间接为运动员在竞赛场上为国争光制造了阻碍。
陈芋汐
多年来,在女子10米跳台的项目中,陈芋汐与全红婵两位选手都是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夺金保障,不仅持续在双人项目中携手夺金,也一次次在单人项目中上演“巅峰对决”包揽冠亚。
“无论是她(全红婵)拿或者我拿冠军,大家都是在为中国出征,为中国而战。只要金牌是中国的,我们俩谁拿都可以。”陈芋汐此前曾如此表示,然而就是这样一对金牌搭档,却屡屡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竞赛场上,两位跳水女将彼此激励,不断提升,场下也相互帮助,培养默契。然而在一些网暴言论之中,这样的良性关系,却遭到了抹黑。
恶意的“拉踩”、随意炮制的“关系户”“走后门”“打压竞争对手”等谣言……不仅让受到攻击的运动员遭受打击,也让被“拉”的运动员不知所措。极端饭圈的网暴言论,就这样成了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毒瘤”。
事实上,在此之前,多个网络平台都曾发出过抵制体育极端饭圈与网暴言论的呼吁,也曾对涉事账号进行过清理、封号等措施,但类似的手段,仍不足以斩草除根。
当攻击的“黑手”源源不断,就需要法律的雷厉风行,方能惩一儆百。
朱雨玲
此前,在受网暴与恶意骚扰影响颇为严重的乒乓球项目上,公安机关就曾依法对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后“恶意编造信息、公然诋毁他人”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拘。
而就在几天前,据中国澳门媒体报道,一名51岁的内地无业男子涉嫌在网上公开诋毁现役中国澳门乒乓球队员朱雨玲,也被移送法办。
“起初,我选择清者自清,默默承受,只希望能专注于训练与比赛。但一再的隐忍,换来的却是施暴者的得寸进尺、肆无忌惮。”朱雨玲如此表示,但她最终认识到,“沉默,已经不足以保护自己。”
那些肆无忌惮攻击运动健儿的“黑手”与“黑嘴”,不应逍遥法外。
从隐忍承受,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勇气。而遭受着攻击的运动员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