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尹馨
九月新学期开学当天,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王思棋早早地就站在操场边迎接32名新生,但她心中不免会有些忐忑。
从普通小学教师“转战”特教领域,从思政课堂走向专职辅导员岗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王思棋却把自己重新定义为“刚入门的新老师”。信息统计、票务登记、团支部工作、组织军训……事务细碎繁琐,但她坚持“特殊教育无小事”。
“用爱与耐心陪伴学生成长”,是王思棋去年入职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第一天就写下的承诺。
8月,王思棋转岗成为了一名专职辅导员,负责157名学生的课业、实习等工作。有些特殊学生看通知只能懂一半,面对需要线上填表之类的操作往往不知所措。她不急不躁,手把手地帮着学生们确认。迎新之后,担心新生难以适应新环境,她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交流,尽快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王思棋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人民网 尹馨摄
最让她花心思的,是5名残障新生的军训安排。由于训练场地分散、来回奔波不便,她就为这些新生每人匹配一名同学,开展“一对一”提醒与陪伴。这样一来,不仅能在特殊孩子找不到路时及时有人引导,也在此过程中培养同学间的互助精神。
“转任辅导员后,我更懂得了‘平等’对于特殊学生的意义。”王思棋说,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一些特殊学生在校园中逐渐变得自信开朗,会主动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发材料、收表格、检查通知是否有错漏……
看到王思棋忙着组织新生军训,坐在轮椅上的学生小自(化名)会主动询问:“老师,我可以和他们说话吗?”她愿意和新生交朋友,也希望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
有一次,王思棋正忙着组织新生军训,坐在轮椅上的学生小自(化名)主动来到她身边,轻声问道:“老师,我可以和他们说说话吗?””那一刻,王思棋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份关切,更是一颗渴望被需要、渴望融入、渴望传递温暖的心——小自不仅希望结交新朋友,也更想以自己的力量,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
王思棋明白,对特殊学生而言,老师的付出不是“施舍式帮助”,而是“平等地托举”。这里更需要因材施教,帮他们学会自立自强,这才是最珍贵的教育礼物。
除了学生工作,王思棋平时还要负责给孩子们上思政课。“我也希望能运用专业知识,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她总在思考如何让理论“看得见、听得懂、有温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梦想与奋斗”,她会把一些优秀肢残学生的故事整理成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大家看到这些身边的榜样。
一次,一名同样是肢体残疾的学生在听完学长学姐们的故事后,激动地对王思棋说:“老师,原来‘奋斗’不是抽象的词,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这句话,同样给了王思棋莫大的鼓励,让她知道努力没有白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星辰,而我的工作,就是做那个帮他们找到光芒、守护光芒的人。”王思棋说,未来,她希望带着这份热忱,陪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