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肠息肉切除不等于一劳永逸,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0
分享至

“这个肠息肉切了又长,长了又切,哎!”刚做完肠息肉切除的李先生 (化名) 感叹道。

原来几年前,李先生在体检中发现肠道里长了肠息肉,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手术切除。为了安全起见,医生建议他半年到一年内来医院复查。


可是由于工作的繁忙,再加上李先生本人对健康的不重视,所以一直没去复查。

过了5年,李先生开始便血、腹痛,来医院检查发现,肠道里又长了肠息肉。切完后,李先生又投身忙碌的工作中去了。但是1年后,肠息肉再一次复发,经过切除后基本恢复。

现在,肠镜检查已经成为了李先生每年必做的事情之一。

好奇: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会复发?

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内的肉疙瘩。


一个对近万名大肠息肉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大约有50%的大肠息肉患者在术后4年内出现了息肉复发。

可以理解为:肠息肉虽然被切除了,但是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没有被去除,所以你仍然是“易长息肉”体质。

肠息肉复发主要有三种原因:真正的复发、没有切干净和以前没有发现。

>1cm的肠息肉切除后,息肉的残端也许会复发长出息肉,复发率可达10%-35%。

5类最容易“复发”的人群:

  1. 高热量饮食者;

  2. 患有代谢综合征者;

  3. 吸烟、饮酒人群;

  4. 50岁以上人群;

  5. 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原息肉属于快速生长的病理类型,隔了一段时间,就会长出新的来。

由于大肠弯弯绕绕较多加上大肠粘膜皱襞的遮掩,特别是在患者肠道准备不充分,肠镜过程中欠配合的时候,小息肉的漏诊率较高。


做了大肠息肉摘除手术,

多久进行复查?

因为大肠息肉术后容易复发,所以应定期行肠镜+病理复查。复查的频率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低危人群

大肠腺瘤为单发、带蒂(或小于2cm的管状腺瘤)伴有轻度或中度不典型增生。

治疗后1年复查纤维结肠镜。若为阴性,则每年需要进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并每隔3年复查一次纤维结肠镜。

连续3次阴性者,延长至每5年复查一次纤维结肠镜,期间仍然是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

高危人群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属高危:

  • 多发腺瘤;

  • 直径≥2cm;

  • 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

  • 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高危组治疗后3~6月内复查纤维结肠镜,如为阴性,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

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

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饮食

建议尽量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含有亚铁血红素、让肉色更红的亚硝酸盐、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混合物可刺激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发生。


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膳食纤维不被人体吸收,进入大肠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和潜在的致癌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

多食富含钙、镁和维生素D的食物,动物研究发现钙缺乏可致结肠细胞过度生长,维生素D能控制肠息肉细胞的增殖速度,还能促进钙吸收。

运动

每周运动一小时以上的人,发生结肠息肉的风险为25.3%,而不运动的人,发生结肠息肉的风险则是 33.2%。如果运动习惯维持3年以上,对结肠的保护效果更佳,出现结肠息肉的概率会大幅下降。

生活习惯

要戒烟、酒;养成及时排便的习惯,保持体内消化系统的良好规律,提高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新陈代谢的效率。

文章作者:柯柯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每天动动脑,身体不易老

小小玻璃房,外面罩围墙,房里热烘烘,墙外冰冰凉。

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筷子)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猜猜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iPhone 17 Pro散热大幅改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安卓

雷科技
2025-09-19 21:50:30
赵睿离开新疆队!阿不都沙拉木终于说出心里话,说得很实在

赵睿离开新疆队!阿不都沙拉木终于说出心里话,说得很实在

球哥评球
2025-09-19 12:37:18
英国战后统计:打不过志愿军的原因,太多人被中国人打成了精神病

英国战后统计:打不过志愿军的原因,太多人被中国人打成了精神病

诺言卿史录
2025-08-28 04:00:03
罗永浩会被跨省吗?律师解读

罗永浩会被跨省吗?律师解读

慕容律师
2025-09-19 12:00:51
华南沿海最大的猛禽!在珠海这里拍到了!

华南沿海最大的猛禽!在珠海这里拍到了!

珠海发布
2025-09-19 17:03:37
经济学家眼中最奇葩的案例——阿根廷的复苏之路

经济学家眼中最奇葩的案例——阿根廷的复苏之路

入木三分谈
2025-09-02 20:10:14
31岁施工员:娶一个农村女孩,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但我乐意

31岁施工员:娶一个农村女孩,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但我乐意

施工员小天哥
2025-09-19 20:49:28
金莎也没想到,恋爱3年,小17岁男友孙丞潇,竟走上了贾冰的老路

金莎也没想到,恋爱3年,小17岁男友孙丞潇,竟走上了贾冰的老路

白面书誏
2025-09-18 11:15:41
新四军老战士、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蔡英逝世,享年102岁

新四军老战士、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蔡英逝世,享年102岁

澎湃新闻
2025-09-19 11:06:26
世界仅剩的两个殖民地:主国拼命劝独立,可人家愣是不答应

世界仅剩的两个殖民地:主国拼命劝独立,可人家愣是不答应

牛牛叨史
2025-08-31 20:35:29
“人口警报”再次拉响,二胎效果不佳三胎没人生,奇葩建议频出!

“人口警报”再次拉响,二胎效果不佳三胎没人生,奇葩建议频出!

云景侃记
2025-09-19 16:10:22
8000 个家庭案例研究曝光: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8000 个家庭案例研究曝光: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心理提升课堂
2025-09-06 16:21:06
单节10分钟+恢复升降级,CBA赛制改革,是对姚明时代拨乱反正

单节10分钟+恢复升降级,CBA赛制改革,是对姚明时代拨乱反正

姜大叔侃球
2025-09-19 10:46:04
步步高创始人:移民美国二十多年,却不间断给中国捐款十几个亿

步步高创始人:移民美国二十多年,却不间断给中国捐款十几个亿

以绝望挥剑
2025-08-08 22:05:15
多位媒体人确认!曾凡博百分百出战NBA中国赛 冲篮网最后双向名额

多位媒体人确认!曾凡博百分百出战NBA中国赛 冲篮网最后双向名额

醉卧浮生
2025-09-19 18:21:33
范世琦方终于回应,否认当晚参与伤害于朦胧,晒证据击碎5大谣言

范世琦方终于回应,否认当晚参与伤害于朦胧,晒证据击碎5大谣言

小海娱计
2025-09-19 18:54:28
脸都不要了!澳超球队亚冠首轮全败,总胜率仅有27.3%

脸都不要了!澳超球队亚冠首轮全败,总胜率仅有27.3%

直播吧
2025-09-19 09:24:08
男子400米栏:本杰明跑出46秒52的赛季最佳,因碰倒栏架被取消资格

男子400米栏:本杰明跑出46秒52的赛季最佳,因碰倒栏架被取消资格

懂球帝
2025-09-19 20:57:02
这辈子你最闹心的经历是啥?网友:自认心灵纯洁的朋友一定要慎看

这辈子你最闹心的经历是啥?网友:自认心灵纯洁的朋友一定要慎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8 00:15:06
关于人口数据这事,网友们提供了一系列的细节

关于人口数据这事,网友们提供了一系列的细节

清晖有墨
2025-09-02 12:21:41
2025-09-19 22:39:00
常笑健康 incentive-icons
常笑健康
常笑健康,管理中国人的健康!
5316文章数 133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战地6》可允许自由安装战役或多人 还有究极画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数码要闻

卢伟冰:小米空调正式推出 10 年免费保修 / 包修服务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