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德赛西威、文远知行等企业之后,无人物流车赛道又迎来了一位重磅选手。
9月15日,佑驾创新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并推出了两款车规级无人物流车产品——T5和T8,正式进军无人物流赛道。
在此之前,德赛西威已经发布了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并且推出了首款车规级平台产品S6系列。同时,以Robotaxi起家的文远知行WeRide,针对城市高频物流场景也推出了全新无人物流车——Robovan W5,目前已在广州黄埔区全域路测。
很显然,无人物流车行业不仅成为了资本市场重点押注赛道,还是各大自动驾驶厂商拓宽业务边界的重要布局。
在佑驾创新看来,前装辅助驾驶的城区场景,与无人物流的使用场景天然重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佑驾创新的前装量产载人业务与无人物流车业务将实现双向赋能,从而更好实现从L1到L4渐进式技术的迭代与升级。
据了解,佑驾创新推出的小竹无人车T5和T8的核心零部件为100%全车规级,采用多传感融合的方案,包括3颗激光雷达及11颗摄像头,可以实现360°无盲区视角、精准识别路况。在发布会现场,佑驾创新的小竹无人车产品已经与深圳邮政、东部公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向包括快递行业在内的客户进行了交付,实现“发布即交付”。
可以预见,伴随着德赛西威、佑驾创新、文远知行等厂商的强势入局,无人物流车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烈,行业洗牌进程显著加速。
01复用前装供应链,强势进军无人物流市场
今年以来,在技术突破、产品降价、路权开放、政策支持等多因素驱动下,无人配送市场一片“火爆”,文远知行、Momenta等智驾厂商争相切入无人物流车行业。佑驾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介绍:“我们之所以选择RoboBus和无人物流车赛道,我们认为它是有机会赚钱,以及有机会做商业闭环的。”
佑驾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
在9月15日的发布会现场,佑驾创新发布了两款车规级无人物流车产品:一款是小竹无人车首款车型T5,货箱空间达到5.5m³,可以实现同级最大载重1000kg,最高续航180km,主要服务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生鲜配送等细分场景。
另一款产品T8则拥有8.5m³容积,能够更满足大运量运输需求,最大载重1700kg,最高续航240km,可广泛应用于城配与工业物流,并可深入矿区与港口等更多专业场景。
根据刘国清介绍,小竹无人车将采用直接销售、租赁模式、定制化解决方案三种运营方式,从而去覆盖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据了解,小竹无人车的关键零部件完全复用佑驾创新前装量产项目选型,做到了供应链资源的共享,最大化摊薄了小竹无人车的BOM成本。据透露,佑驾创新的小竹无人车定价将是行业平均水平,具备耐用、高性价比等优势。
在这背后,佑驾创新从前装量产业务中积累的海量数据里提炼了经典长尾场景,并针对无人物流场景进行针对性算法优化,帮助小竹无人车以极快的速度生长出了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作业区自动泊车及主动安全等核心能力。
与此同时,基于强大的场景迁移能力与数据闭环,佑驾创新的前装量产载人业务以及无人物流的载货业务也可以实现双向赋能、共同进化。
众所周知,作为一家以前装量产方案起步的智驾公司,佑驾创新已经基于L1-L4全维智驾技术实力搭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iSafty、iPilot及iRobo解决方案。在此之前,佑驾创新的L4自动驾驶方案已经在园区、小巴、通勤、机场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其中,佑驾创新的L4自动驾驶iRobo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了重要突破,目前已经在黑龙江、上海、杭州等全国多个省市交付,半年内营收突破千万。
而针对无人物流车场景,佑驾创新预计明年将累计投入1万台无人物流车,营收可实现约4-5亿,毛利率20-30%。
此外,佑驾创新还透露,小竹无人车下一代产品将高度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速腾聚创最新一代的EMX激光雷达产品,以及四维图新的定位系统P-Box,共同为行业带来更先进的产品。
02巨头齐聚,无人物流车市场竞争升级
当前,无人物流车市场参与者不仅有菜鸟、美团、京东物流等巨头,还有新石器、白犀牛、九识智能等一众初创公司,以及德赛西威、文远知行、Momenta等汽车零部件厂商,各大玩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高工智能汽车》调查发现,受技术迭代加速、硬件成本下降、价格战等多因素影响,无人物流车的整车价格已经呈现了断崖式下滑的趋势,部分无人物流车的裸车价格最低已经杀到了1万多元。有行业人士透露,为了抢夺订单,部分企业不断压低“车价”,甚至是亏本“卖车”,目的是为了在大规模商业化来临之前,提前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截至目前为止,无人物流车市场格局还未定,并且要实现大规模商用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多位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市场上的无人配送物流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多数产品还存在定位精度不高、避障能力不足、车辆故障频发等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中,无人物流车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有待提高,极大限制了无人物流车的规模化推广与应用。
正是如此,刘国清认为,无人物流赛道才刚刚起步,行业里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有“统治力”的选手。因此,他认为,佑驾创新此时入局无人物流车赛道恰逢其时。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了解,此前业内的无人物流车企业普遍都在以类似地推的方式进行“攻城略地”,头部企业普遍已经落地百城以上。比如白犀牛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球100个城市落地;而新石器也在全球15个国家、超250个城市进行了落地部署。
与大多数无人物流厂商采用“攻城略地”的布局策略不同,佑驾创新采用的是“根据地打法”,即集中资源点域深耕、构建运营范式面域复制。刘国清表示:“如果在一个区域里达不到300-500台规模,很难摊薄无人物流车的运营成本。”
很显然,伴随着德赛西威、佑驾创新等厂商携车规级产品与全新商业模式入局,无人物流车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升级,行业洗牌将一触即发。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各大巨头在AI算法的优化、传感器性能的提升、续航里程的增加,无人物流车市场将快速进入商业化阶段,具备技术实力、资金优势与城市供应链体系的企业,将在下一个竞争阶段脱颖而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