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大学生活费竟然只有1500元!最近,她的教练陈若琳随口一问,让全红婵登上了热搜。这位拿下两届奥运会金牌的姑娘,在暨南大学校园里仔细盘算着食堂菜价和日常开销,得出一个月1500元足够的结论。她不仅没觉得这有什么特别,还热情邀请陈若琳:“哪天你来,我请你喝奶茶!”这种超出年龄的务实和真诚,让网友纷纷点赞,话题评论迅速超过5万条。
全红婵报到那天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背着双肩包混在新生队伍里完全看不出世界冠军的影子
她跟着志愿者的引导完成所有流程还把自己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穿的队服送给学校作为纪念
这位新生的院长是“亚洲飞人”苏炳添室友则是同为跳水名将的林珊但她坚持不要任何特殊待遇
2024年9月15日下午全红婵结束课程后照常去训练馆加练国家队教练陈若琳特意赶来广州看她
休息时陈若琳突然问起大学生活费的问题全红婵没有任何紧张反而认真地掰着手指数起来
她说妈妈每月给1500元自己仔细算过食堂一天吃饭30多元一个月吃饭不到1000元剩下的买文具水果刚好
她还补充说如果有额外开支会直接跟妈妈要最后笑着邀请陈若琳下次来广州要请她去学校喝奶茶
这三句话既坦白又实在还带着孩子的热情瞬间拉近了所有人的距离
这段对话被发到网上后“全红婵大学生活费1500元”话题直接冲上热搜半天评论超5万点赞破30万
很多网友分享类似经历有家长说自家孩子在广州上学也是1500元够用称赞全红婵真实不做作
还有家长感慨现在不少孩子喜欢攀比全红婵会规划的样子值得学习
暨南大学的学生们也纷纷爆料在食堂常见她打两个菜从不浪费还会让赶时间的同学先打饭
大家喜欢她不是因为金牌而是她始终如一的真实和朴素
从当初14岁说“想赚钱给妈妈治病”到现在规划1500元生活费她从来没变
这种不装不端的性格比任何荣誉都更打动人心
全红婵出生在广东湛江麻章区迈合村那是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子村民多种甘蔗水稻为生
父母全文茂和邓玲都是普通农民家里有五个孩子经济条件一度非常拮据
父亲农闲时要去工地打零工母亲操持家务一家人曾挤在老旧平房里
这样的环境让她从小懂事父亲后来回忆说红婵从不主动要玩具或新衣服
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她只是看一眼从来不说“我也要”
2014年8岁的全红婵被湛江市体校教练陈华明选中开始了跳水生涯
刚进体校时她因为想家偷偷哭过但从未想过放弃训练反而比谁都刻苦
教练陈华明记得别人练3组10米跳台动作她会主动加练到5组晨跑时脚磨出水泡贴个创可贴继续跑在前面
有次训练错过饭点她就啃从家带的冷馒头配咸菜教练想给她买盒饭她摇头说“馒头能吃饱省点钱给爸妈减轻负担”
2021年东京奥运会14岁的她以三跳满分夺冠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又与陈芋汐搭档拿下双人跳台金牌成为“双奥冠军”
虽然名气和奖金来了她的生活习惯却一点没变母亲说有一次带她去商场看中一件300多元的外套
她摸了摸说“太贵了队里发的训练服够穿”最后买了件80元的T恤
父亲也透露全红婵把大部分奖金都交给家里自己只留少量零花钱手机用了好几年屏幕有划痕
父亲说要给她换新手机她却说“能用就行不用浪费”
2024年9月入读暨南大学后她依然保持朴素同校王同学说经常在食堂碰到她每次只打一荤一素从不多点
她从不主动提自己的冠军身份和室友相处就像普通同学一起在宿舍吃泡面聊追剧完全没有“冠军架子”
从农村娃到奥运冠军她的身份变了名气大了但踏实朴素感恩的价值观始终没变
很多人好奇1500元在广州大学生活够不够其实了解高校食堂就知道这很合理
暨南大学食堂早餐5元能吃饱午晚餐一荤一素12-15元一个月吃饭900-1200元足够
剩下300-400元买文具水果生活用品能覆盖而且全红婵有训练补贴但她不用坚持用爸妈给的1500元不想搞特殊
对比有些学生每月5000甚至8000的生活费她的1500元不算多但她不攀比会规划这才最难得
正如网友说的“不是生活费少就好关键是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现在全红婵每天过着“学校—训练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早上8点上课下午要么上课要么训练
晚上偶尔复习功课和爸妈视频聊天生活规律充实
她的老师提到全红婵上课认真请假会提前打招呼回来还主动补课不敷衍学习
她自己也说“跳水不会放弃大学课程也想学好以后能有更多选择”
除了规划生活费全红婵还被陈若琳问过大学会不会谈恋爱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姐姐这么漂亮你都不谈恋爱我才不要谈呢等你找到姐夫我才会考虑”
几句话又把问题抛回给陈若琳显露出她人小鬼大聪明俏皮的一面
谈不谈恋爱现在说了也不算遇到情投意合的人时可能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入学时她还给舍友准备了小礼物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
虽然她每年有很多比赛训练不能天天在校园但能和全红婵一个宿舍舍友们真的很幸福
她的学习生涯也将与众不同一般大学4年制她的学制可延长至8年方便一边训练一边上学
苏炳添作为体育学院院长为她定制了个性化学习计划从专业课程到实践训练都量身打造
这种称为“二沙精英班”的模式有双导师制学术导师由暨大博导担任实践导师由国家队科研组长保障
她不需要奢华生活一份简单食堂饭菜一个月1500元的计划就让她心满意足
全红婵的生活费回应之所以引发共鸣在于她用真实数据消解了距离感用细节温度传递了亲和力
更用价值观的坚守诠释了冠军精神的内涵她身上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天才冠军”光环而是“普通人”的真诚
粉丝去老家打卡她会叮嘱“别打扰爷爷奶奶”受伤缺席比赛她第一时间说“我会尽快练回来”
走进大学她没把冠军身份当“免死金牌”反而像普通新生一样算计生活费依赖室友
这届网友很清醒大家爱全红婵不是爱她的金牌是爱她在名利场里没丢的那份纯粹
比起那些动辄晒奢侈品把“名校生”标签挂嘴边的流量全红婵的1500元生活费更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什么叫“拿得起荣誉守得住本心”苏炳添说“她在任何赛道都能发光”现在才算懂这话的深意
泳池里的金牌靠天赋和苦练校园里的成长靠踏实和清醒这两样全红婵都攥得很紧
从奥运跳水池的巅峰到大学校园的课桌她总在不同赛道上一如既往地真诚和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