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魔幻不魔幻?
华为Mate70系列不用高通芯片了,高通不反思自己为啥被抛弃,反倒跳出来指责华为“不尊重全球化分工”。好家伙,合着全球化的定义是:你必须买我的芯片,还得年年续费我的“专利税”,这才叫“分工”?
![]()
这逻辑,跟餐馆老板说顾客“不尊重餐饮业”——因为你没在他家吃一辈子饭,改去隔壁了。
想当年,华为也是高通的“金主爸爸”之一,Mate系列用过骁龙,P系列也搭过车。
可那是什么时候?是美国把华为往死里掐,芯片断供,技术封锁,连5G手机都只能用4G“阉割版”芯片的至暗时刻。
![]()
那时候,华为不是不想自研,是被逼到墙角,连喘气都得靠别人施舍一口“残血版”芯片。
可即便如此,高通也没少收钱——买芯片要钱,用专利还得再交一份“钥匙费”。网友说得妙:“就像你买了辆车,还得额外花钱买点火开关。”
如今,华为靠麒麟9020杀回来了,5G回归,性能拉满,Mate70一发布,全球科技圈抖三抖。
高通不光丢了订单,更丢了“安卓阵营芯片霸主”的体面。于是急了,跳出来喊:“你这不尊重全球化!”
![]()
可你制裁华为的时候,讲过全球化吗?你断供的时候,提过“产业链稳定”吗?
现在人家自力更生成功了,你倒说人家“破坏规则”?这不叫双标,叫“脸比芯片还硬”。
高通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芯片+专利”双收租。你用我的芯片,我收钱;你不用,只要你的手机能联网,我还收钱——这叫“专利许可费”,业内人调侃:“高通不卖芯片,卖的是‘联网许可证’。”
这种近乎垄断的模式,让高通躺赚几十年。中国厂商卖一部手机,利润可能就几十块,可交给高通的专利费,动辄上百。长此以往,大家都是“高通打工仔”,赚点辛苦钱,还得看人脸色。
![]()
而华为的麒麟芯片回归,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对这套“收租体系”的正面挑战。它证明了一件事:中国人不仅能造手机,还能造“心脏”。
这下高通慌了。不是怕华为抢市场,是怕更多企业觉醒——“既然华为能自研,我们为啥不能?”一旦大家都走自主研发,高通的“租金帝国”可就真要崩了。
全网都在嘲讽高通:“制裁华为时不讲全球化,现在华为有本事了,反倒说华为破坏分工,睁眼说瞎话也不打草稿。”
![]()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高通所谓的‘全球化’,其实就是‘高通化’——所有人围着它转,交钱、听话、别造反。”
可华为用行动回答:真正的全球化,是百花齐放,不是一家独大;是技术共享,不是专利霸权。
你高通可以卖芯片,但不能逼人非买不可;你可以收合理专利费,但不能搞“不交钱就不让联网”的霸道条款。全球化分工的本质,是自由选择、互利共赢,而不是“你必须依赖我”。
![]()
麒麟9020的回归,不只是华为的胜利,更是中国科技产业的一次“成人礼”。它证明了:即使被围追堵截,只要不放弃自主研发,终有破局之日。
过去,我们总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结果一卡脖子,全行业瘫痪。如今华为用血泪教训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必须攥在自己手里。
这不仅是企业的“安全感”,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底气。
![]()
高通可以失望,但没资格指责。全球化不是谁家的后花园,更不是“强者制定规则,弱者乖乖交钱”的旧秩序。
华为的选择,是对技术自主的坚持,也是对公平竞争的呼唤。
它提醒世界:真正的全球化,是每个国家、每家企业都有能力参与规则制定,而不是永远当“付费用户”。
所以,别再拿“全球化”当大棒砸人了。如果你的“全球化”等于“所有人都得用高通芯片”,那对不起——我们选择的,是另一种全球化:叫“自立自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