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诊疗领域,甲状腺癌常被称为 “懒癌”,这让不少患者对其术后的寿命问题格外关注。很多人确诊后最想知道的就是:做了手术后,寿命会不会受到影响?下面就从多个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甲状腺癌的类型是关键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术后对寿命的影响差异很大。
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甲状腺癌的 70% - 80%。这种类型的癌细胞生长速度慢,恶性程度低,而且早期就容易被发现。如果能及时进行规范的手术治疗,再配合术后的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患者的 10 年生存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很多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寿命基本不受影响。
滤泡状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头状癌,它的恶性程度比乳头状癌稍高一些,但总体来说预后也比较好。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 5 年生存率能达到 80% - 90%,只要后续随访和治疗得当,对寿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髓样癌的恶性程度中等,它不像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那样依赖促甲状腺激素,所以治疗难度相对大一点。不过,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进行彻底的手术切除,患者的 10 年生存率也能达到 60% - 70%。但如果发现时已经出现了转移,预后就会变差,对寿命的影响也会增大。
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发病率较低,只占甲状腺癌的 1% - 2%。这种类型的癌细胞生长迅速,很快就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而且对常规的治疗手段不敏感,预后极差。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的 1 - 2 年内就会去世,手术往往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很难显著延长寿命。
二、手术是否规范影响深远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手术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术后的复发率和患者的生存率,进而影响寿命。
规范的手术会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比如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近全切术或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等,同时还会对颈部淋巴结进行合理的清扫。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如果手术不规范,比如肿瘤切除不彻底,或者淋巴结清扫不到位,就会导致肿瘤复发的风险大大增加。复发后的甲状腺癌治疗难度更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三、术后治疗和随访不能忽视
甲状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和定期随访,对于延长患者寿命也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患者,术后通常需要进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通过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将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髓样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此外,定期随访也非常关键。随访时医生会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颈部超声、胸部 CT 等检查,及时发现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一般来说,术后第一年每 3 - 6 个月随访一次,第二年每 6 - 12 个月随访一次,之后每年随访一次。早发现、早治疗复发或转移的病灶,能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
四、患者自身情况也有影响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也会对甲状腺癌术后的寿命产生影响。
年轻患者通常身体机能较好,免疫力强,术后恢复快,对治疗的耐受性也高,预后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影响寿命。
医生结语
总的来说,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在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辅助治疗和随访后,寿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尤其是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患者,预后非常好。但未分化癌患者的情况比较严峻,预后较差。不过,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不能一概而论。患者确诊后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严格遵守医嘱服药和随访,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寿命至关重要。千万不要因为听说甲状腺癌是 “懒癌” 就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恐慌,科学治疗才是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