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突然宣布,计划对中国汽车、纺织品、钢铁等1400多种商品加征50%关税。消息一出,全球哗然。这并非墨西哥的“自主决策”,而是美国高压下的被迫妥协。特朗普政府以《美加墨协定》为筹码,联合边境军事威胁与签证制裁,迫使墨西哥成为“反华急先锋”。
于是,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受害者”姿态开始显得诡异:她一边宣称“执行墨西哥计划”,一边强调“不愿与中国对立”。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暴露了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悲剧性困境:既想保住美国市场,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然而特朗普的“关税镰刀”并未止步于墨西哥。据英媒披露,特朗普亲自下场游说欧盟27国,以“中印购买俄石油”为由,要求对华征收100%二级关税。欧盟代表团赴美谈判多日,却始终未敢接招。毕竟,中国已连续20年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8473亿美元。
事实上,欧盟的“迟疑”暗藏精明:他们既想借美国之力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又害怕失去中国这个“利润奶牛”。正如美国财长贝森特抱怨:“欧洲人满口答应制裁,一提200%关税全低头了”相比于欧盟的“漫天要价”,特朗普对G7集团开出了“50%-100%”的“友情价”。英国、日本、加拿大这些“铁杆盟友”虽口头附和,却集体观望,他们深知,中国手握稀土反制、市场制裁等“核弹级”报复手段。G7的“默契”不过是:等美国先动手,再考虑是否跟进。
时至今日,全球贸易格局风云突变。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改往日“单挑”中国的策略,悄然编织了一张覆盖32国的“关税大网”,试图以“群狼战术”围猎中国。从墨西哥打响第一枪,到欧盟27国与G7集团的暗中联动,美国正将关税武器化,构建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包围圈”。对此,中国未选择“撒网式”报复,而是精准锁定墨西哥,这个唯一已官宣加税的国家。
商务部发言人的四句话,字字千钧:“各国应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占领道德制高点,将墨西哥置于“多边主义”对立面;“不能牺牲第三方利益”,直指墨西哥“为美国火中取栗”的短视;“单边加税即绥靖霸凌”,将墨西哥钉在“世贸规则破坏者”的耻辱柱上;“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留下反制空间,暗示汽车、农产品等墨西哥支柱产业可能遭遇精准打击。更微妙的是,中国选择在中美马德里谈判前“劝诫”墨西哥,实为“杀鸡儆猴”,既警告其他32国“莫学墨西哥”,又为即将到来的中美谈判增加筹码。
特朗普的“32国关税网”,看似天罗地网,实则各怀鬼胎。墨西哥的妥协背后是胁迫,欧盟的犹豫源自利益,G7的附和仅是敷衍。中国的“单点突破”看似孤立,实则精准,以最小代价撬动最大连锁反应。当特朗普躲在幕后算计“一箭双雕”时,或许没意识到:全球贸易体系早已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正如中国古语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场关税迷局的终局,或许将证明: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喊得最响的那个,而是最后一个出牌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