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暑假,来自西安的王女士和朋友坐高铁到普洱体验了一场咖啡之旅:在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咖啡庄园,品尝不同咖啡的美妙滋味,到用咖啡渣和回收废弃物制作的冥想屋拍照打卡,感受原产地咖啡庄园的独特魅力。
从咖啡种植到开加工厂再到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大开河村党总支书记、该咖啡庄园负责人华红林见证了30多年来咖啡产业的蝶变,也深刻感受到中老铁路带来的新变化。“客流量增长了数倍,咖啡豆‘坐’着高铁运出国,化肥以更低的运费运进来,随着精品率的提升,越来越多普洱好咖啡卖出了好价钱。”他正筹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咖啡庄园二期项目,扩大民宿规模、建设研学基地。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3年多来,深刻改变着沿线城市的发展格局,不仅结束了普洱不通火车的历史,也进一步释放了普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物流、文旅等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普洱段客货运量连续三年稳步增长,运输货物品类从单一的林产品,增加到目前的9个品类,物流与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宁洱货运站成为中老铁路木制品及咖啡运量最大的货运站,累计到发货物达474万吨;2024年,普洱咖啡出口增长374.5%,酵母出口36个国家和地区,产业投资连续3年较快增长;引进深圳珈钠、北京海博思创等一批优势企业到普洱投资兴业,今年二季度,6个省级开发区营业收入100.05亿元,增长14.4%;勐康口岸增设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和进境粮食、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国家批准,龙富口岸一期开工建设,二季度,普洱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5%,普洱段累计到发旅客2047万人次,18.6万人入普旅居。
同在南屏镇的曼连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志仙也感受到了中老铁路带来的变化。2015年开始经营民宿的她看准中老铁路开通带来的商机,果断扩建客房并增加特色餐饮服务。“客栈离普洱站仅15分钟车程,住宿游玩都十分方便,旅游旺季时入住率可达到八九成,去年收入超过30万元。”林志仙告诉记者。
中老铁路不仅激活了文旅市场,还为普洱传统产业降本增效注入新动力。在云景飞林(普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成型的刨花板在生产线上依次通过,随后送入巨大扇形架上进行干燥处理,以轻质、高强、绿色环保低碳等特性受到国内外市场青睐。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老铁路开通后,公司纸浆铁路装卸站从昆明前移至中老铁路宁洱货运站,公路运输里程从原来的500公里缩短至100公里,“公铁联运”优势全面显现,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约1600万元。
“聚焦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我们在加强沿线物流枢纽建设,提升通道能力的同时,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通道流量’为‘产业增量’,列入省级三年行动计划的8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达94.2%,5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普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绿色经济办主任刀康明说。
园区拔节生长、产业繁荣向上、群众日子红火,随着这条“黄金大通道”运能不断提升,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将更加密集,这条共建共享的开放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段晓瑞
编辑:张耀龙
审核:李兴文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