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幕的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还没来得及冷场,特朗普就率先“松了口”,宣布将TikTok禁令延期三个月,一时间引发舆论哗然。
而紧接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在公开场合“吐槽”中方“出牌不按套路”,矛头直指中国对英伟达启动的反垄断调查。
这一连串动作背后暗藏玄机:美国嘴上谈合作,手上却没放下“制裁大棒”。
中国一边谈判,一边精准反制,看起来似乎“打破常规”,但其实每一步都踩在节奏点上。
这场你来我往的较量,已经从关税扩展到芯片、从规则延伸至平台,每一个动作都不只是谈判的内容,更是战略的表达。
表面让步,实则算计,特朗普的TikTok“缓兵之计”
特朗普这次宣布将TikTok禁令延期到2025年12月,看起来像是“给中方面子”,实际上是拿着禁令当筹码,换取时间和政治资本。
一边满足了美国本土1.5亿用户的使用需求,保住了每年180亿美元的广告市场,另一边却把“出售最后期限”设定在2026年3月——刚好赶上美国大选节奏。
这不是随机,完全是算好了的政治布局。
华盛顿对TikTok的态度一直是“说一套做一套”。
嘴上说安全问题,实则盯的是数据和话语权。
特朗普延迟禁令,是为了争取硅谷大厂的支持,也是为了在中美谈判桌上多压一张牌。
布鲁金斯学会就直言不讳:这不是退让,而是“战略性喘口气”。
可问题来了:美方嘴上说想谈,手却没停下。
就在谈判前两天,美国商务部又把23家中国高科技公司拉进了出口管制清单,涵盖AI、半导体、量子计算等多个关键领域。
这不是“谈合作”,而是“边谈边打”。
对比一下,2024年美国对华为的封锁,直接让中国企业损失了不少,但换来的却是反制升级。
中方针对美国大豆和汽车行业出手,虽说规模不大,但精准打中美国产业腹地。
换句话说,美方是把大锤砸自己脚上了。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这边刚“让步”,隔天美财长贝森特就跳出来说中方“不讲规矩”,理由竟是“在我们刚谈完就调查英伟达”——这话听着怪怪的。
谁先动的手?谁在谈判前封杀中企?
这件事谁更“不讲规矩”,恐怕连围观群众都看得出来。
精准反击,不按套路,中国为何盯上英伟达?
这次中方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一次“有备而来”的精准出手。
英伟达可不是普通科技公司,它是全球AI芯片的“顶梁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2023年,英伟达在中国的营收达到71亿美元,占了公司全球总营收的22%。
它的CUDA架构几乎是AI训练的必备工具,很多中国AI公司都得靠它“喂模型”。
可问题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一直玩“技术捆绑”,把自家产品和软件锁在一个生态圈里,让中国企业用起来越来越难受。
早在2020年收购迈络思时,英伟达就承诺“技术中立”,但现在看来,这些承诺成了空话。
因此,中方这次启动调查,其实是对英伟达“反复横跳”的回应,也是在用国际规则给对方上了一课。
有人说中方选择的“时机不对”,可事实是,美国在谈判前两天刚刚宣布新一轮制裁,中方第二天就启动调查,这叫“以打促谈”,不是没礼貌,而是对等回应。
更何况,欧盟2023年就因为类似问题对英伟达罚了4.3亿欧元,中国这一调查其实是国际共识的延续。
另一个关键点是,中国这几年在半导体领域的“家底”厚了不少。
芯片自给率从2018年的15%提升到2023年的31.4%,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也已经能和英伟达A100掰手腕了。
技术底气一旦有了,反制就不再只靠政策,而是靠实力说话。
所以,所谓“不按常理出牌”,其实是“不按美国的常理出牌”。
过去的套路是美国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的现实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回你。
中方不是不讲规则,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规则。
芯片之争,走入深水区,谁能笑到最后?
这场博弈的核心,其实不在TikTok,也不在英伟达,而在半导体这个“命门”上。
美国早就把芯片当成遏制中国的战略工具,从限制华为,到对华出口性能打折的H800芯片,每一步都在卡脖子。
但问题是,这种“阉割版芯片”根本不解决问题,只是把矛盾推得更远。
比如,H800性能比原版A100下降50%,这让中国AI企业训练一个大模型的成本直接翻倍,时间也拉长一倍。
可与此同时,美国自己的芯片设备商也没少吃亏。
应用材料公司2024年营收暴跌28%,原因很简单——中国市场不买账了。
而中国这边,自主替代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华为、寒武纪等企业已经可以量产7纳米以下的芯片,长江存储的NAND闪存市占率也超过了15%。
政策上,中国“大基金三期”直接砸出3000亿元,目标很明确:补齐设备和材料短板,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全球市场也在悄悄变天。
2025年,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00亿美元,而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从两年前的12%提升到20%。
换句话说,美国越想封锁,中国越加快突破。
就像一场拔河比赛,美国拽得越狠,中国反弹得越猛。
所以,这场芯片之争,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选择。
美国希望通过“技术霸权”控制全球话语权,而中国则在用“市场+创新”撬动规则变化。
两国都不可能轻易退让,但也正是这种胶着,才让全球看清了一个现实:这不是谁灭了谁的故事,而是谁更能适应未来的竞争格局。
规则重构的起点,不再是美国说了算
这次中美谈判,表面上看是TikTok得缓口气,英伟达被查个底朝天,但深层次来看,更像是一次关于国际游戏规则的重新试探。
美国试图控制节奏,中方则在节奏中重塑逻辑。谈判不是目的,规则才是底线。
未来这盘棋,谁能掌握主动,不取决于谁出牌多,而看谁能在变局中稳住根本。
美国的霸权逻辑,正在全球多极化的现实中被一点点稀释。
而中国的回应,虽不张扬,却步步为营。
这场长跑,才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