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全国劳动模范贾春成:深耕技术高地,守护大国重器的“银色脊梁”
9月16日,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办的“牢记回信嘱托锻造产业铁军”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走进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首席技师贾春成用28年坚守熔铸一线的实践,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对强国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位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工匠,在新中国第一家铝镁合金加工企业的铸造机台前,书写了从技校学徒到行业标杆的奋斗篇章。
中工网记者 董佳兴 摄
1996年,贾春成踏入始建于1952年的东轻公司。这家曾为我国工业体系和国防事业填补无数材料空白的老厂,成为他淬炼技艺的熔炉。28年间,他从学徒工成长为首席技师,将青春年华化作铸造机台前跃动的火光,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筑牢材料根基。
在一次国家重点产品保供生产任务中,由于其合金易裂的金属特性,铸锭缺陷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贾春成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像“过筛子”一样反复研究技术数据,寻找突破口。在连续4天、每天最长工作18个小时的反复试验下,最终试铸成功,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如期进行。这项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该合金生产空白,更完善了我国铝合金材料谱系,为国防工程如期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撑。
中工网记者 董佳兴 摄
2016年,以贾春成名字命名的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在工作室与工区的共同努力下,熔铸新线铸造量同比提高了1.4倍,探伤成品率同比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创造了行业标杆。
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贾春成总结出了高精人才的“五步法”,成功培养出“先进生产者”“技术能手”“青年岗位标兵”“东轻工匠”等一批青年骨干。他带领团队以每年3至4个项目攻关的节奏,在8年间主导完成9项国家重点工程铝合金铸造项目。工作室累计组织300余人次参与技术攻关。团队撰写的《7系铝合金铸造优质操作法》《铸造工艺标准化操作规范》等行业标准,为铝加工领域技术规范化提供了重要范本。
中工网记者 董佳兴 摄
面对智能制造浪潮,贾春成提出“工匠精神与智能技术融合”的创新理念。“智能制造不是对传统工种的终结,而是要求我们以更精湛的技艺驾驭新技术。”在公司推进数智化建设进程中,他带领团队探索传统工艺与智能设备的协同创新,力求让“中国造”铝加工产品始终屹立于世界行业前沿。
贾春成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企业不断迈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我将时刻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份责任,深耕技术高地,瞄准卡脖子环节,用师带徒为强国制造锻造青年铁军,以零缺陷的品质守护大国重器的银色脊梁”。(中工网记者 董佳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