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入戏太深
封面 I 谢孟伟抖音
作者 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我让一个人毁灭之前,必先使其膨胀,”看到穿着警服在直播间带货的嘎子,网友们顺手点了举报,心满意足的睡去。
果不其然,通报来得很快,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9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
近日,我局接群众举报称:“有人穿警服直播带货,请警方调查处理”。接报后,公安机关迅速开展调查工作。
经查,谢某某(男,36岁,河北雄县人)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我局依法对谢某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
图源:微博@现代快报
这大概是嘎子直播带货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由自己一手造成,为其“疯狂”的带货之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问号。
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场少不了有关嘎子的消息,从演员到网红这条路,他一直乐在其中,但追求快速爆金币的模式,也让这位曾经的童星一度迷失。
嘎子早晚都有要被封杀的一天,这是直播带货时期网友为嘎子送上的评语,但在此之前,大众最认可的还是嘎子早晚还有翻红的一天。
拥有家喻户晓知名度的嘎子,留给大众最坚实的印象还是《小兵张嘎》,这是“纯真版”嘎子的巅峰,之后的许多年,嘎子一直在寻找电视剧里的自己。
经历过出道即爆火,后来的嘎子专注于学业淡出了观众视线,再次回归影视圈后,嘎子的戏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战士;进城打工惨遭社会拷打的精神小伙;发型三米高、身穿皮衣皮裤的赛博抗日奇侠。
图源:电视剧《英雄联盟》
这个阶段嘎子最出圈的一件事,或许还是带着一身腱子肉外加肉眼可见的六块腹肌出镜,誓要与娘炮审美斗争到底的MV。
正是以上这些不着调的作品,使得嘎子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分不断缩减,嘎子再也没找回曾经的自己。
眼看着硬汉路线折腾不出水花,嘎子心一横,撕掉了演员皮囊,转行做起了直播带货。
早期的嘎子是诚恳的,直播时美颜拉爆,磨皮磨得看不出这是嘎子。
转折点发生在那个男人——潘子,嘎子直播卖酒翻车后,在直播间重新搞起了演员老本行哭戏,潘叔作为前辈主动连麦谆谆教诲,谈笑风生间,不自觉流露出“你把握不住”“你还年轻”“挣W”等一系列金句。
事后二人成了全网群嘲的对象,嘎子的脸皮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加固的,他渐渐体会到了黑红的魅力,开始主动掌控起了互联网。
嘎子的团队“嘎家军”开始羽翼渐盛,经常看快手平台的朋友们不会陌生,如今的嘎子已经完全走上了快手本地大主播的那一套。
当然偶尔还是会找找演员时期的感觉,如去年年底,嘎子在直播中流泪请求网友原谅,并表示自己感到很大的压力,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监督。
原因是其近30天直播19场,其中8场为带货直播,直播销售额为2.5万-5万。
但当你开始动恻隐之心时,嘎子的一个个翻车带货案例又会将你无情拽回现实。
常言道,无翻车,不网红,这话嘎子听进去了。
其实一直以来,嘎子对外的形象长期是委屈人设,他表示自己从直播带货起就经历三年网络暴力,一直在打官司,想拍出超越《小兵张嘎》的戏。
而带货和拍戏,构成了网红时代嘎子的主线任务。
前者各位都不陌生,自“潘嘎之交”后,直播卖假酒等负面标签就一直跟着嘎子,谢孟伟曾回应过:“我卖的酒全网都在卖,任何一款酒都是经过平台审核之后我才能卖。那酒是厂家有供应链的,有严格的质量把控。如果有问题,我就要接受法律制裁了。”
除了卖酒,嘎子在卖手机这条路上同样不平坦,2023年2月,嘎子在直播间卖一款号称原价8999元,直播间1999元的手机,号称给家人们谋一波大福利。
但网友被指出该手机另一家店只卖1880元,嘎子回应称,不同的商超因为存在做活动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导致有不同的价格出现。
这个阶段的嘎子,已经步入了自己的疯狂带货模式,翻车更是如家常便饭。
最近的一次是前段时间反诈老陈”质疑“嘎子哥”直播间销售的699元酷派手机并非官方正品,原因是全网都找不到这款手机。
随后酷派客服确认“嘎子哥”直播间所售卖的手机为官方正品,成功为嘎子正名,事后,“反诈老陈”向“嘎子哥”道歉,称之前都是误会,希望“嘎子哥”高抬贵手。
终于没再翻车,但一股浓浓的炒作味道实在呛人,嘎子也没能扭转在大众心中的负面带货标签。
直播带货这条路嘎子疯狂依旧,直到本次穿着警服带货被刑拘,踩下一脚刹车。
而嘎子一直追寻的那条电影路成绩还不如直播带货,什么《硬汉狙击》,全是豆瓣拒绝评分的存在。
一次次翻车后,嘎子的应对逻辑始终一致:先靠童年情怀吸引中老年粉丝,再用 “低价捡漏”“厂家直供” 的话术诱导下单,出问题后要么甩锅供应商,要么靠卖惨道歉平息舆论,从未真正建立品控体系。
网红这条路需要话题和流量,但这无疑是在走钢丝绳。
除了嘎子,最近网红户晨风也被封禁,经常冲浪的朋友对这位新晋网红不会陌生,其创立的“安卓阵营”“苹果阵营”几乎能够囊括宇宙万物。
主要的输出观点无非就一个:安卓低贱、苹果高贵。
其言论观点与之前的某些公知类似,但在身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知识储备和经验分享,只是机械的重复“电车就买特斯拉,超市就逛山姆”这样的消费选择来寻求认同。
千万别小瞧这套歪理的影响力,作为键政圈的扭曲人物,户晨风做到了月收入60万以上,打破了键政区不可变现的诅咒。
其实户晨风的连麦直播都一个套路,经典起手式就是查户口,包括但不限于--你什么学历?什么大学?多大年龄?什么工作?月收入多少?家里几口人?父母是干什么的?有没有女朋友?在不在跟前?她方不方便直接跟我连麦?
所以户晨风被封禁只是时间问题,其宣扬的“怨恨情绪”是夹带私活的,容易引起思想割裂的。
纵观网红行业,“膨胀” 几乎是共性陷阱:从小杨哥因虚假宣传被罚,到李佳琦因花西子言论翻车,再到如今的嘎子刑拘,本质上都是 “流量至上” 的思维在作祟,误以为有了粉丝基础,就可以忽视消费者权益、轻视法律法规,最终被流量反噬。
而且网红行业的膨胀魔咒绝非个体道德问题,而是流量经济机制催生的系统性风险。户晨风们的失控轨迹,折射出算法时代内容创作的深层困境。
嘎子和户晨风本次是个很好的教训,给躁动不安的网红以及带货圈好好上了一课。
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将普通人捧上神坛,也能让他们摔得更加惨痛。唯有诚信、质量、守法才是网红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