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
00:14
32岁男子疑因长期熬夜突发心梗,被亲友用私家车送到医院时已浑身瘫软,丧失了意识。经过20多分钟抢救,男子逐渐恢复心跳呼吸。经医生进一步确诊,病人系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右侧冠脉完全闭塞,造成了心肌缺血停跳。
扬州市中医院急诊副主任谢润平:患者是血管堵塞导致心梗,相当于心脏有1/3的心肌处于缺血坏死状态。
中青年发病率逐年增长熬夜久坐是“心梗推手”
“很多人以为,年轻就不会得心肌梗死,这是一个致命误区。”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华振介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近10年来,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年均增长7.5%,25岁到44岁发病占比从3.5%升至6.8%。
“心梗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经常‘高压+透支’,致血管内皮受损,斑块堆积。”他提到,近年来年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来越多。连续熬夜、焦虑失眠,会让血管持续痉挛、血脂升高,加速斑块形成。每天久坐超10小时,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50%,加上饮食不规律,长期摄入高盐外卖等,易导致血脂血糖升高,血管受损。
此外,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抽烟史等的人群,也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群体。如长期大量吸烟,会造成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破坏血管内皮,诱发急性血栓,导致血管急性闭塞,继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出现胸痛症状不要硬撑牢记两个“120”可保命
“不少年轻人出现早期心梗不适还强忍着,有可能就错过了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曾华振提醒,“抱着‘忍一忍就过去’的侥幸心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心梗发作前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程度剧烈,同时伴有大汗淋漓等,此时不能再拖延,必须立即就医。有的患者会出现不典型症状,出现上腹部不适,如呕吐、恶心反胃、腹部胀气感明显。有的会牙齿疼痛及左侧颈肩部不适,伴左上肢放射疼痛。
“在发生急性心梗后的120分钟内开通血管,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心脏破裂、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他提醒,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心梗,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的窒息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尽快采取专业的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
他还建议,长期熬夜会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导致血管出现斑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年轻人要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均衡,戒烟限酒。戒烟3个月可修复血管,1年后心肌梗死风险下降50%。每周可进行5次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每静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可进行伸展或慢走,促进血液循环。每周进行2次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靠墙深蹲等,有助提升基础代谢和心肺功能。
此外,各年龄段人群都要定期体检,20到30岁每年检查血压、血脂等,30到40岁每2年检查颈动脉超声,有家族史者40岁前注意做冠脉CT排除疾病。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荔枝新闻、泉州网)
编辑:谢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来源:金羊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