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日前在一场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抛出观点:电动车根本不应被称作“新能源车”。他认为,只要电力源头仍依赖煤炭,所谓“新”就无从谈起,“就像不能把空调叫‘新能源空调’一样”。
魏建军的发言虽然听起来像是“正名之争”,却戳中了一个被长期回避的现实。在我国,超六成的发电量仍来自燃煤。绝大多数电动车的电能来源,归根结底仍是化石能源。所谓“清洁出行”,其实是一场从“排气管”到“烟囱”的排放转移。
日系阵营那边,丰田章男同样是多次质疑纯电动车的“伪环保”属性,电池制造的高排放、电网的煤电依赖,这些都被“零排放”的光环遮住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动化路线是错误的,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动车是否环保,不能只看行驶阶段的零排放,而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去判断。包括电池生产、电力来源及回收利用。当前,随着风光绿电占比提升和电池回收技术突破(已有企业回收率达98%以上),电动车的碳足迹正在持续降低。它并非终极解,却是重要路径。
侦探总结
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建军其实说得没有问题,但产业转型不能只看今天煤电的比例就否定明天绿电的可能。“新能源”之“新”,不在能源本身,而在于它用电气化重构了能源接收与使用的逻辑,为未来绿电的上车铺好了路。我们不妨把“新能源车”看作一个动态概念,它正等待一场真正的能源革命来完成自己。而在此之前,务实称呼它“电动车”或许更诚实,但积极建设它、优化它,才是更重要的使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