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ine:这是需要牢记的!最后,可以给我们谈谈脉诊吗?
李辛:诊脉时,我们需要体会脉的三个层面:
天、地、人。
两个原则:度、机。
相应
关于天地人三个层次:
1.天: 正常的脉象会随着时间,比如四季或日夜周期而不同,脉是否与天时相应,是脉诊的首要。《黄帝内经》中提道:“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2.意思是脉应四时,虽病不重;脉逆四时,很难痊愈。《黄帝内经》用“权衡规矩”四个字形象地描述了四个季节正常脉象的感觉。春天:圆利流畅如规,像鱼在水面游动;夏天:充沛在肤,洪大方正如矩,有万物充足盈盈之感;秋天:轻平如毛,上下之势轻微如衡,或微沉下肤,如同蛰虫开始内敛;冬天:沉伏至骨如权,有一种收聚于内的感觉。同理,昼为阳而开,夜为阴为阖,白天的脉会比夜晚浮而在表。
2.地:因为各处地气不同,脉象会随不同地理环境而变化。比如在中国,南方人的脉会相对软而快,北方人的脉相对有力、沉一些;从体质和神质来看,南方人的骨骼相对清利,思维灵活一些,善于变通,而北方人大都骨骼坚实,肌肉丰厚,家族和社会的影响力会大一些。这种差异是由于不同的山川地理有其形气神的差异,而孕育出不同的个体。在古代,人口的移动和信息的传播相对于现代社会要少得多,所以居住环境的气候、地理和当地物质资源对个体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3.人:有“常”与“变”两种情况:对于健康者,因为性别、年龄和体质的个体差异,脉会有不同的变化。女性的脉多比男性沉而软;老人的脉多比年轻人弱或脆硬;体胖者更多沉迟,像冬天的脉;体瘦者偏于数、浮、轻,像夏天的脉。生病时,脉象与病情病势相应,则为常脉,为顺。比如:感冒或发烧,脉象应该是浮而有力,这是正气起而上浮至表,邪正相争的正常反应。如果脉反而弱或沉,则逆,病势与脉不相应,病情可能会加重。出现腹泻时,因气机往下向外,里气多不足,所以脉象沉、弱为常;如果脉反而出现浮而有力,脉证不相应,说明阳气不收,浮散在外,精气极亏,为逆,患者可能会有危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