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市场最近上演了一出“你扔我债、我扔你债”的戏码。
一边是外国投资者加码买入美国国债,6月一个月就净增了802亿美元,总持仓飙到9.13万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
另一边,中国债券市场遭遇“冷风”,外资上半年减持达3700亿元,仅5月就撤了900多亿。
这种双向甩卖是资本在“哪里更稳、哪里机会大”的衡量下,做出的现实选择。那些看起来像是“抛弃”的动作,背后其实藏着精细的计算。
所以问题来了:外资到底在盘算什么?中国债券真被“看空”了吗?而这波涌向美债的热潮,又真能撑起美元的“避风港”地位多久?
资本不讲感情,它只信风险和回报的比例。理解这场债券“互扔”的背后,才是看懂全球金融风向的关键。
这一轮“美债热”,其实是各种不安叠加出来的结果。
特朗普卷土重来,嘴里喊着“解放日”关税计划,把全球市场吓得够呛。股市波动像过山车,没人敢赌“下一秒更好”,于是机构一头扎进美债市场,找点安全感。
美国国债本来就被视为避险资产里的“王牌”。不光规模大、流动性强,还有历史信誉兜底。
就算经济不稳,美债也能“撑一阵”。所以,当市场慌了,美债自然成了“默认选项”。
接下来就是利率逻辑,眼下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最快可能9月就开始降息。对债券投资者来说,这简直就是“捡便宜”的好机会。
因为一旦降息,老债券的利率更高、价格更香,买得早的就能赚个“价差”。这套“利差套利”的老把戏,外资机构轻车熟路,不捞白不捞。
而且别忘了,美元虽被质疑了多年,但在全球储备体系里依然是不能忽视。
美国的资本市场规矩清楚、退出机制灵活,哪怕你心里不服,也不得不承认,在乱局中,它还是那个最“不乱”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增持了126亿美元美债,英国更是猛冲487亿美元。但别误会,英国这些买单很多是“代购”,伦敦金融城是国际投资中转站,资产未必是英国自己的钱。
归根结底,外资买美债更多是觉得“其他地方更不确定”,而不是美国突然变得多“香”。
看到外资减持中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外国人不看好中国了”,但真相没那么简单。
与其说是“抛弃”,不如说是短期的“调仓”,甚至可以理解为“套利完了、先歇一歇”。
外资目前在中国债市的持仓约4.3万亿元,占比还不到2.5%。3700亿元的减持,听起来吓人,但在整体大池子里,掀不起大浪。
很多机构其实是“打短工”的心态,年初中国债券价格冲了一波高点,赚着赚着,他们就“套现走人”。
这跟看空无关,纯粹是“高抛低吸”的交易逻辑。尤其像同业存单、政策性金融债这类波动性强的品种,更容易成为套利目标。
还有个变化不能忽视,A股的“吸金效应”。2024年9月股市一波暴涨,让不少资金觉得“债不如股”。
结果就是债市流出、股市流入,2024年那波就有1300多亿资金从债市“跳槽”到股市。
更关键的是,中国债市的基本面没变。利率水平依然有吸引力,信用风险整体可控,尤其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稳得像“定海神针”。
所以这波“减持潮”,不是什么“外资逃跑”,而是一次阶段性的“资产换岗”。他们不是离场,而是在找下一个能赚得更猛的位置。
把这场资本流动看成“中美对抗”,其实是误读。更准确地说,是全球资金在重新洗牌,寻找新平衡。这不是一场你输我赢的游戏,而是一场谁更会“分散风险”的较量。
外资不是一窝蜂跑去美国,而是在“多点下注”。比如,加拿大、德国、日本这些市场,今年上半年同样吸引了不少国际资金。他们不是在“站队”,而是在选更多“保险单”。
再从结构型资金看,主权基金、央行这种“长线选手”并没撤出中国。瑞银7月的内部调查显示,很多央行客户仍在增持人民币和欧元资产。
他们关心的不是一时涨跌,而是“货币多元化”和“结构性机会”。
人民币资产的独特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瑞银研究指出,中国债券和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债券相关性极低,甚至出现负相关。
这意味着,当美债跌的时候,中债可能还稳着,甚至上涨,给投资组合提供宝贵的对冲空间。
10年前,每月跨境人民币结算只有2000亿,现在已经冲到1.4万亿元。这不仅是交易量的变化,更是市场地位的变化。人民币资产正在从“选项”变成“标配”。
所以,减持中债不是“放弃”,而是“热身”。资本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大规模再进入做准备。他们看的是趋势,看的是稳定性,看的是能不能在波动中找到“活口”。
从表面看,美债火了,中债凉了。但真相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资本在重新找平衡点。
美债吸引力来自眼下的避险氛围和降息预期,中债的短期退潮,则是套利后的离场和资产的结构调整。这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一次“重新分摊风险”的全球再布局。
资金的流动像水,总是往“更稳、更值”的地方去。真正聪明的钱,不会被短期情绪牵着走。
他们看得更远,动得更早。而我们要做的,不是焦虑谁被“抛弃”,而是理解这背后深藏的资本逻辑——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风浪中找锚点。
说到底,资本市场的方向藏在每一笔交易里,看懂这点,才算真正读懂了这场“你抛我债,我抛你债”的全球金融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