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
铭记乌兰察布的烽火脊梁
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
当2025年9月18日的
防空警报声响起
94载光阴流转
却抹不去1931年
那个刻入民族骨血的屈辱瞬间
“九一八事变” 撕开华夏大地的伤口,全面抗战的烽火继而燎原,乌兰察布的草原与村落间,从未熄灭抗争的星火。
这里没有沉默。蒙古包里的牧民放下马鞭,田埂上的农人搁下锄头,学堂里的先生收起笔墨,无数平凡身影告别亲人,循着党的旗帜汇聚成救亡洪流——地下工作者在敌营暗燃火种,战地记者用镜头镌刻真相,八路军战士以钢枪守护土地。
今日,我们以AI 为匙,叩开时光之门:重见纪松龄在绥东传递情报的坚毅,凝望方大曾定格红格尔图战役的镜头,缅怀胡一新血洒杀虎口的壮烈,铭记孟玉荷面对酷刑的不屈,致敬武策劳周旋敌营的智慧。
“九一八”的警钟,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英烈的缅怀。乌兰察布的烽火脊梁虽已远去,那份“小我” 融 “大我” 的赤诚,在这片土地上永远滚烫。
纪松龄是草原抗日先驱,这位出生在察哈尔右翼前旗的蒙古族党员,潜伏绥东敌营,在归绥、集宁等地收集情报,1942年遭特务暗杀,用生命守护革命火种。
方大曾被誉为抗战“第一照”作者,1936年冬深入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后旗,历时40多天报道红格尔图战役,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这里的不屈抗争,成为战地新闻的丰碑。
胡一新是丰镇县走出的八路军政委,1940年在山西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牺牲,用热血捍卫家乡与民族尊严,英名永留乌兰察布。
孟玉荷是卓资县的“拥军模范”,她接产救民,更冒死掩护游击队员,面对敌人酷刑始终不屈,她用母性坚韧筑起革命屏障。
武策劳是察右中旗的蒙汉抗日纽带,以伪乡长身份为掩护,藏干部、送情报、购物资,还拆敌密信救下解放军骑兵连,毛泽东主席为其改名,他是蒙汉同心抗敌的见证。
“九一八”的警钟长鸣,乌兰察布英烈的热血从未冷却。他们的精神,是民族危亡时的不屈脊梁,如今仍激励着我们踏循足迹,向着复兴前行。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编辑 | 集宁佰事通
来源 |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