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财经态度》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日前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今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目标设定有何深意、如何实现?
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华国伟表示,《工作方案》将今年我国汽车销量全年增长目标定为3%,是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实际和国内外环境后的科学设定。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2024年销量已突破3000万辆,在庞大基数上实现持续高增长,难度会显著提升。3%的目标既符合产业规律,也避免了可能带来的市场泡沫风险。同时,《工作方案》聚焦结构性调整,强调汽车芯片、操作系统、固态电池等技术突破,推动资源转向关键技术攻关,避免低水平重复。
针对补短板,《工作方案》提出诸多举措。华国伟表示,县域充换电设施建设、跨运输方式的数据贯通以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尤为重要。当前县域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不足直接导致用户“买得起用不便”,同时制约县域物流配送车电动化转型。完善设施不仅能够化解消费端焦虑,更能为农村物流绿色升级建立能源基础。而跨运输方式的数据贯通是提升汽车产业物流效率的核心路径。当前汽车零部件运输存在“信息孤岛”问题,这一举措可实现“一单到底”的多式联运,支撑车企“以销定产”的柔性需求。推进这方面的工作需构建政策引导、市场发力与技术支撑的协同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