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邢塘街道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培育特色种植产业、创新共享经济模式,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特色种植结硕果,农户端稳“增收碗”
“3亩套种田,西瓜抵成本,甘蔗净赚!”在邢塘社区的甘蔗田里,农户齐保友一边忙着田间管理,一边笑着说道。作为社区特色种植的带头人,齐保友多年前便尝试种植甘蔗、蔬菜,今年更是在社区支持下,租赁50余亩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其中3亩用于西瓜与甘蔗套种,探索高效农业模式。
为提升种植效益,齐保友从广东引进产量高、甜度高、抗病力强的甘蔗新品种,去年试种3分地便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他将甘蔗种植面积扩大至3亩,每亩种植4000—5000棵,预计亩产可达4吨,按每吨1000元的市场价计算,仅甘蔗一项便可实现可观收益。“新品种不仅口感好,销路也不愁,主要供应当地居民采购,下一步计划明年再扩种至30亩,带着乡亲们一起干!”齐保友对未来充满信心。
通过“试种+推广”“套种+错峰”的种植模式,齐保友的示范田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特色种植,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富一方”的辐射效应。
共享菜园创新局,集体经济添“活水”
在培育特色种植的同时,邢塘社区聚焦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推出“共享菜园”项目,既满足城市居民农耕体验需求,又为村集体开辟稳定增收渠道。
走进社区共享菜园,5米×8米的标准化方田整齐排列,田埂间配备锄头、镰刀等农具供“园主”免费使用,空手即可体验农耕乐趣;园区安装智能监控保障作物安全,聘请“老农夫”提供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技术指导;搭建“手自一体”灌溉系统——居民既能手动浇水享受田园慢生活,也可选择全自动滴灌服务,实现“托管式”种植。
“2025年共享菜园预计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邢塘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春雷介绍,项目通过“每块方田年租金400元”的运营模式,不仅让闲置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更拓宽了集体增收渠道。“明年准备把共享菜园旁边的大塘打造成垂钓中心,让集体经济‘家底’更厚实些。”赵春雷书记满怀信心地说道。
集体经济强根基,乡村振兴谱新篇
从特色种植“点上突破”到共享经济“面上开花”,邢塘社区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模式,不仅让闲置土地“活”起来,更让农户腰包“鼓”起来、集体家底“厚”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下一步,邢塘社区将继续深化“特色产业+共享经济”发展路径,扩大特色种植规模,优化共享菜园服务,让更多农户共享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贡献“邢塘经验”。(张艳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