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关注吧。
最近,东莞一学校火了,被家长投诉到了问政平台。
有市民反映,这家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向每名学生收取200元班费,有的班级有47人,全班近一万元班费要用到什么时候?”
家长质疑学校收费不合理,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
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该费用系部分班级的家委会“自行组织”收取,系“自愿捐助班级活动基金”。
随后,学校也在官微发布声明,要求相关家委把违规收取的费用退还给家长。
声明中还明确,严禁班级家委会以任何名义向学生及家长收取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班费、活动费、物资费等各项费用。
这事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从诸多评论里也能看出,收取班费已经是大部分学校的常态,几乎涵盖了小学到高中。
收取的金额也是多少不一,少的一学期一两百,多的甚至能收到上千。
这笔被冠以”班费“的收费,都花到了哪里?
买纸巾、粉笔、扫帚等日常用品,平时复印试卷、学习资料,给优秀学生奖励,节庆组织活动的各种花销,维修空调、买饮水机等等花的都是班费。
这么算下来,一万块,真的用不了多久。
对于班费,其实很多家长也早有意见,但碍于老师的面子又不好反对。
评论区就有网友质疑,明明是义务教育,为什么什么都要家长出钱?粉笔、扫帚这些不应该都是学校的基础配置吗?
况且,有些家委会教师节给老师买礼物,花的是大家的钱,自己赚人情,事后公布一个所谓的清单了事。
关键在于,谁知道这些钱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其中有没有猫腻。
不过,也有网友反驳了他的观点。
有自称做过家委会的网友指出,指责家委会从班费中谋利,很让人寒心。
他认为,班级的各项开支都有据可查,而且会定期公布,完全经得起任何质疑。
而且,多数情况下,在家委会任职其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大家都有工作要忙,学校组织活动,普通家长参与的很少,基本都是家委会来干。
比如打扫卫生、布置活动场地、打印各种资料等等。
然而,有些家长只看到了掏钱,却没有理会家委会成员平时的无偿劳动,这让他觉得很委屈。
当然,好处也不能说一点没有。
最直接的就是与老师沟通的机会多了,能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能让孩子得到老师多一点的”偏爱“。
对于这位网友的观点,评论区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网友就直言,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委屈感其实就是知情,既然想先家委肯定是有所求。
应该说,事关家委会的争议,这两年一直都不小。
有人建议取消这个组织,也有人认为离了它不合适,哪种观点对,很难下定论。
如果反对方的意见,以前没有家委会学校工作照样干,为什么现在就”缺一不可“了?
支持方则从方便家校沟通的角度,觉得有家委会这个纽带,老师能减轻很大一部分日常杂事,以便于把精力更多用到教学上。
其实,两种观点都没错。
家委会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建议把重点放在促进家长与老师和学校的沟通上,尽量少涉及钱财。
家委会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该不该存在,而是超越了”本职“过度使用权力,以致于引起家长们的反感。
钱不是不能收,如果收的合理,花的合适,家长也不会反对。
类似花钱给老师兰蔻礼盒、买代步电动车甚至结婚凑份子,一言不合就把反对家长踢出群的闹剧,就大可不必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引用信息来源:
湖北头条:“一人收200元班费,全班近一万元要用到什么时候”?家长质疑!官方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