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官,我是周姐啊,您这会儿在办公室吗?”周一一大早,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张继峰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
“在的,周姐您又遇上难题了吧?说来听听。”
“才不是呢。张法官,我今天可是带来‘好东西’啦!”
正疑惑着,一抬眼便见周晓燕抱着锦旗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张继峰更错愕了,因为周晓燕既不是涉案当事人也不是代理律师,而是宝山区月浦镇司法所的一位人民调解员。
“张法官,还记得盛桥四村那起标的额1000多万元的继承案吗?多亏了您!”周晓燕见状笑着说道。
这面锦旗的背后藏着一段缘分,更是无数次“双向奔赴”的汗水与用心。
图为人民调解员周晓燕(左)向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张继峰送上锦旗,表达对张继峰指导调解工作的感谢。 朱唯伟 摄
两年前,在一次对人民调解员的定期培训中,时任宝山区法院月浦人民法庭庭长的张继峰见到了周晓燕。那时周晓燕刚从公司辞职,成了月浦镇司法所最年轻的人民调解员。
活动中张继峰对她印象很深刻,这位年轻的调解员十分好学爱问。
“张法官今天讲继承的法律知识,我正好马上要调解一起遗赠纠纷,不知您是否有时间给我提供一些针对性指导?”
“好!”于是,一个多小时的培训结束后,张继峰又针对具体案件与周晓燕讨论了近一个小时。
“我学东西慢,以后遇到调解,可能还要多请教您。”周晓燕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你们这是帮群众解决纠纷,我很乐意帮忙。”两人就这样相识了。
此后,周晓燕便经常通过微信、电话等请教张继峰调解中的法律问题,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每次都用心解答。虽然法律知识储备日渐丰富,但毕竟刚刚“跨界”,调解时周晓燕仍时常抓不住重点。张继峰便从分析法律关系开始,一步步指导她如何提炼矛盾争点、把控证据审查要点,以高效达成各方当事人均能接受的矛盾化解方案。
锦旗送来的前一周,周晓燕接手处理一起继承纠纷,标的额高达1000多万元。在张继峰指导下,周晓燕清晰地梳理了各方当事人身份关系,针对“送养给他人的妹妹”“需转继承的份额”“领养侄子的代位继承权”等争议焦点逐个“击破”,在法律规定范畴内给出合理调解建议并释法明理,最终顺利促成了调解。
“除了个别用词不太准确外,这份调解协议做得非常好。”调解结束后,周晓燕还特意把自己草拟的调解协议发给张继峰,得到了充分肯定。
这是周晓燕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第一例成功化解的案例,也是锦旗的由来。
“第一次成功调解这么复杂且标的额巨大的纠纷,我特别有成就感,幸亏有张法官此前不厌其烦地指导。”周晓燕开心地说道。
指导人民调解,促推基层治理,是人民法庭的重要职责之一。担任月浦法庭庭长期间,张继峰坚持带领人民法庭抓住人民调解员这一关键队伍,打造一个又一个“沉浸式、零距离、专业化”的人民调解培训课程,与辖区人民调解员有效联动,扎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这一机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六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成为他们扎实工作的生动注脚。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张巧雨 | 通讯员:胡明冬
责任编辑:盖峰 |联系电话:(010)67550827|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周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