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在新疆兵团工作,央视摄制组成功采访了我,没想却引起一场风波

0
分享至

2004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高头的代表团莅临祝贺,庆祝大会轰轰烈烈。

我这个信奉不凑热闹、凭本事吃饭人生哲学的史学工作者,居然也被卷入红火热闹中,在黄金时间上了央视台一套节目。



但带给我的结果并不美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上去怎么样?“高处不胜寒”啊!

这是一台以喜剧开头以闹剧谢幕的演出。我被莫名其妙卷入其中。

那天,有关领导交给我一份《奠基西部》文字脚本,叫我“看看提点修改意见”。

电视艺术片《奠基西部》是兵团五十年大庆重点工程之一,是央视台与兵团电视台合作拍摄的,体现了高头对兵团的重视。其份量不言而喻,下面的倾注了大量精力,央视台组织了强力制作班子。

这部片子重点反映新疆古代屯垦戍边和新中国屯垦戍边的历史。

《福乐智慧》有言:“黄金埋在地下,与石头无别。倘被掘出,就能做王冠的美饰。”平时冷僻的历史知识被五十年大庆掘出了,就要成为王冠闪闪发光的美饰了。

任务交代颇轻松,而我却看得很重:上央视的片子,每件史料每句话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不能让人小看我们这些兵团的“司马迁”。

夜灯下,我仔仔细细看了《奠基西部》文字稿,时而沉思,时而查书,直至深夜,辗转难眠。

央视确实是精华荟萃,人才济济!脚本写得文采焕然,大气磅礴,即有时代脉博,又有历史纵深;即有感情奔流,又有政论深刻。令人拍案:大气魄!好文笔!

虽未与作者晤面,望文而知是年轻人之作。但是,毕竟太年轻,阅历稍浅,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不够严谨准确,兵团历史的若干亮点把握不准,个别史料有误。

我连夜加班写出了几千字的修改建议,急待与作者交流。

4月的一天,宣传部通知到华都饭店开会研究《奠基西部》脚本。进了会议室见到央视《奠基西部》编创人员。果然年轻!

4位编导年龄最大的40出头,其他3位30左右,一位年轻女士乌发大眼,气质文雅。他们为人热情,与我们一一握手,丝毫没有居高临下的矜持感。

坐定之后,四面环顾,一个念头涌上心来:我必须抢先发言。

与会者十人中,大多数比我官大,按官职由高而低排序发言,轮到我时间就不够了。只有半天时间。

我自信我看脚本比他们仔细,想得比他们深刻,史学知识比他们丰富。恕我直言,官大说话分量重但不一定知识多。

主持人介绍完来宾,王处长刚说请大家发言话音一落,我不顾有人侧目抢先发言。先充分肯定脚本优点后,立即转入直率批评:

“李白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这条史料出自郭沫若的作品《李白与杜甫》,现在已被我国的史学界否定,不能用。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既飞雪”,不是李白的诗,是岑参的诗。岑参曾长期参加西域征战,诗风冷峻峭拔,雄奇瑰丽。

“全国曾有10大兵团,现在只有一个新疆兵团。让我们走进这个神奇的屯垦戍边的兵团……”,不能这么提,因为新疆兵团与那9个兵团不是一回事。

新疆兵团是爱国主义的产物,那9个兵团是特殊时期的的产物。特殊时期被全盘否定,那9个兵团也随之被否定。而新疆兵团没有被否定,被历史否定的东西不能与被历史肯定的东西相提并论。

说着说着,我激动起来,完全不理会那位职务比我高而因我抢先发言对我不断侧目而视的官员。

孙龙珍为国牺牲要与歌曲《小白杨》联系起来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锡伯族新战士到塔斯提哨所。被孙龙珍等兵团战士浴血守边的英雄事迹所感动,探亲回来带来家乡父老乡亲托付的白杨树苗。20多棵只活了一棵。

著名词作家梁上泉到边境哨所体验生活,看到黑板报上一位战士的诗《家乡的小白杨》,了解了小白杨的故事,夜不能眠,灵感勃发,写出了风靡全国的优秀歌曲《小白杨》……

从扒铁丝网、与大国军人扛膀子到身怀六甲的孙龙珍喋血巴尔鲁克山,从执行“三代”在山上哨卡尝野菜而牺牲的指导员到战洪水保国土父亲病危不回家的185团政委,兵团人无愧于“永不移动的有生命的界碑”的赞誉........

等我激动地讲完坐下,一看表40分钟!茶早凉了。

大眼睛北京姑娘只顾低头记录,北京小伙子不断投来新奇兴奋的目光。

午餐时喝啤酒。央视4位编导向我敬酒。我一向对官场流行互相恭维吹捧、阿谀奉承的祝酒辞十分反感,于是抢先祝辞:“上午我的发言指出缺点多,观点有些尖锐,不妥之处多包涵。我想现在还不是庆祝成功的时候,等《奠基西部》播出时再向你们祝酒!”

他们急忙说:“陈老师,你的发言太好了!太生动了!对我们启发很大!你讲的不少事在我们查阅的资料里都没有。为你的精彩发言干杯!”

干完,我加了一句:“我是兵团的杨家将,三代人都在兵团。感情太深,容易激动。请理解。”

大眼睛北京姑娘又问我“扛膀子”发生在哪个地方,有女性参加吗?为什么会“扛膀子”等。我认真一一作答。

在边境农场,一提起某某同志曾与对方“扛膀子”,钦佩之情自豪之气溢于言表。

摄制组一行奔赴南北疆开始艰苦的采访活动。打过两三次电话问我“冰峰五姑娘”“塔河五姑娘”等,语气非常尊重。

我热情地详详细细提供了帮助。我在农三师搞了15年宣传工作,深深知道一部电视剧的成败关键在创意新颖和有无生动鲜活的细节。

我调兵团从事史志工作,出于文学爱好,特别关注大历史中的小细节,收集了不少“扛膀子”之类的故事。他们发现了我的文学“小金库”。

《奠基西部》摄制组丝毫没有来自“皇城根儿天子脚下”的傲气,他们理解兵团人、歌颂兵团人,被几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泥沙俱下,人欲横流,也许惟有新疆兵团保留了一方理想主义的净土。

8月的一天,离下班还有20分钟,我刚要去推自行车,突然电话暴响。

是兵团电视台侯书记打来的,1994年他率《最后的荒原》摄制组去喀什,我接待并帮了不少忙,关系不错。

他从部队转业时是中校,我一直称他“侯中校”。人熟玩笑多。他在电话中用军人式的严肃口气说:“陈处长,你快到徕远宾馆6楼会议室,《奠基西部》剧组要采访你。快点!”史志办是“冷衙门”,很久没有听到有人采访我的消息了。他越严肃我越开玩笑:“侯中校,我的官太小了。在这个机关大院里,处长不过是个打工的,人微言轻。还是采访厅局以上的吧!他们有份量说话占地方啊。”

“别胡扯!张司令说了不准有任何人拒绝采访!”我嘿嘿一笑,心里想战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

嘴上说:“侯中校,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尊容,又黑又瘦又老,像憔悴的焦裕禄。一旦上了电视丢兵团的人哪!”

他也半开玩笑说:“老革命老同志,先别想着上镜头,当心我向张司令告你一状!好好好!算你帮老弟一个忙吧!快来,你是最后一个,明天摄影棚就拆了,他们要回北京去赶紧制作。你是搞过电视的啊!不说了,快点来!”

《奠基西部》摄制组的忙我一定要帮!

我赶到徕远宾馆6楼,没时间寒暄,满脸疲惫不堪的北京小伙子递给我一份采访提纲:“陈老师你抓紧看看,马上就采访。一个问题的回答控制在一分钟多一点。”

我喘息未定,一看采访提纲十几个问题,心里一震:都是分量很重的问题,非同寻常。

新疆建省、林则徐贬戍伊犁、林则徐踏堪南疆屯垦、左宗棠收复新疆、成立兵团等等,每个问题都是一篇大文章,一分多钟怎么说得透啊!而且只给十几分钟思考时间!他们怎么不提前打招呼早作准备?……

后来才知道,摄制组采访了100多位人物,上至新疆最高领导下至兵团职工,收获很丰富。

但有十几个新疆历史方面的问题,回答不很理想。采访了新疆大学、自治区社科院教授之后,他们最后一个想到了我,想到对他们的脚本提出坦率批评意见的我。

但对我也没抱太大希望,他们知道我熟悉兵团历史,但不一定熟悉新疆历史,尤其是没有史学著述,不能与那些著书立说的大学教授相比。他们叫我来不过是侥幸试试。

说实话,要不是我对兵团人有深厚的感情,要不是我长期从事史志工作淡泊仕途专心学问,那十几个问题根本答不出来更不会在后来播出时上了十个镜头。

包括侯中校在内的所有人都面有倦色,他们在临时搭建的摄影棚里已忙碌了六七天了,每天十个小时。只等最后一个采访完了就吃晚饭休息。

我努力镇定情绪,心想权当玩一回拍电视吧。强光射向我,圆鼓鼓的镜头对准我,五六个人站在阴影处看着我,幸亏都是熟人使我不太拘谨。

一位女士匆匆忙忙给我整理头发,脸上抹了凡士林油。我平生第一次享受此殊荣,欣喜之余顿感责任重大。

我坐在碘钨灯强光里,镇定一下,看着提问的北京小伙子:“可以开始了。”

头一个问题有点紧张,语言不够流畅。从第二个问题始,我沉着应对,力求准确答复,心想不能让央视轻看兵团的史学工作者,更不能给兵团人丢脸。

一一林则徐勘踏南疆向清朝政府提出三条建议:一是新疆面临严重边疆危机,“强寇环伺”,沙俄是最大威胁。二是清朝在新疆的屯垦戍边,重北疆轻南疆,南疆屯垦太弱,边防空虚。呼吁朝廷加强南疆屯垦实力。三是南疆各族老百姓生活贫困,建议减免赋税。历史发展证明林则徐站得高看得远,三条建议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一一新疆建省取名“新疆”不是“新的边疆”之意。1882年,左宗棠向清廷建议建省的奏章里,有句话“他族逼处,故土新归”,清廷大为欣赏,西域自古是我国的国土,被沙俄侵占,现在“故土新归”。这个新建的省取名新疆。

仿佛很长时间过去,实际是约十五分钟。十几个问题回答完了,灯光熄了。我眼睛一时还看不清暗处,只听到那位北京小伙子叹道:“太好了!一遍成功!”

我并没有把这次采访看得很重,因为他们已经采访了一百多位重量级人物,我不过是“小人物”。

用谁上镜头是他们的事。况且上了镜头也没什么大了不起的,也仅仅证明你回答问题对了。说白了,上央视台的镜头对许多人来说远远比不上干部任用公示栏。

但是,宣传部的朋友不断告诉我不太令人高兴的消息。央视台邀请清史专家、历史学家评审所有被采访者的回答,结果是:有10个重D历史问题只有“兵团的陈平答得最准确最正确”。这意味着陈平要上10个镜头!

兵团赴京审片的领导提出,宣传兵团的片子上兵团人自已的镜头过多不太合适,最好请自治区的史学专家来讲兵团。有人直截了当说,陈平同志仅仅是处长,职务太低了,最好上几个师长政委。

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

央视台是“认话不认人”,只要你说出了《奠基西部》需要的答案,就上你的镜头。而没有说出正确答案或者表达不准确,官再大也不能上镜头。要对历史负责,对海内外亿万观众负责。况且央视台一贯提倡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

兵团有的人是“认人不话”,要照顾方方面面的人,许多被采访者职务在正厅副省以上,不能让他们感到失落吧。

不能不考虑上了10个镜头的同志的职务偏低这个问题。

那天在机关大院碰见一位宣传部的朋友,他擦肩而过悄悄地在我耳边说了一句:你上镜头多未必是好事。

我心想上不上镜头对我个人来说根本不算个事,我处世的座右铭是:不凑热闹,善走冷门,凭本事吃饭。

我常玩味曾国藩的《古剑铭》:“轻为启用,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人的聪明才智就是一把剑,锋芒毕露,招人忌妒,伤了自已。有人说深藏若拙有点玩阴谋的味道,我说有时候逼着你“深藏若拙”,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老人家有言:“夹着尾巴作人!”

我十分奇怪:不就是上几个镜头的事吗!为什么有人看得那么重而且是职务比我高的官员。莫非职务偏低上了央视台就丢兵团人啦?莫非他们由央视台的镜头联想到中组部的公示栏啦?……

我像抹去拂面而来的蜘蛛网一样,把这些毫无意义的事一把抹去。已过知天命之年,该干啥就干啥。由他们有滋有味地折腾去吧!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鹓雏竟未休”。

9月份的一天,上面通知央视台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奠基西部》,大家准时收看。

我们全家人边吃晚饭边围坐在客厅。当我的第一个镜头出现时,儿子站起来惊呼:“是你!是老爸!老妈快看!”

镜头打出的字幕:“新疆兵团史学工作者”,真聪明!没打职务。接下来是家人一个接一个的惊呼:“又一个!”“怎么回事?又是老爸?太不可思议了!”

十个镜头!创出镜率最高!

《奠基西部》播出三集,前两集中我的镜头出现十次!我当时又惊又喜又担心,惊的是央视台力排众议,把十个镜头给了我;喜的是字幕打出的我的回答简练准确言语流利,没给兵团人丢脸;担心的是有人会有不同反应。

《奠基西部》还在播出,长途电话就不断打来了。

是上海、北京、绍兴等曾在木华里和我一块挖坎土镘的支边青年。

一位二十多年前嫁到甘肃的女同志激动地在电话说:“看到你啦!就是你没有错!二十多年过去,你显老了,但大样子没变,气质没变。祝贺你!你给兵团人争光了!有关兵团的电视我们经常看,我常给儿子讲我们在木华里的生活……”北京朋友的电话说:“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啊!我在木华里干了二十多年,一直以为新疆就是新的边疆的意思。看到这个片子里你的回答才弄明白是‘故土新归’的意思。我佩服你!”

农三师宣传部的同志正在图木舒克拾棉花,特意打来电话:“祝贺你!你成功了!我们为你高兴!”

我高兴的是上头对兵团的重视,而不是本人露了几次脸。我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我在农三师干了十五年宣传,有不少朋友熟人,他们提供的消息是这样:

《奠基西部》刚播完前两集,某师宣传部部长电话打来,用抗议口气说:一个处长上十个镜头,我们的师长一个都没上!他辛辛苦苦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成绩突出,央视台也采访了他,师长回答得很好。为什么不用他的镜头?请兵团宣传部向央视台转达我们的意见。

我心里好笑,知道这位小兄弟为何反应激烈:他被列入后备干部,能否进师领导班子还指望师长临门一脚呢。

还有什么“出风头”“抢镜头”等等,甚至有人义正辞严质问:谁安排央视台采访他的?……

真是生动鲜活的喜剧闹剧!如果影坛大师张艺谋经历这一切,肯定会有一个得到金鸡奖百花奖的作品!

我渴望宁静,却得到喧闹;我追求淡泊名利,却被卷入名利旋涡;我祟尚真诚纯洁,却被猜忌泼污水……世道世风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啊!

如果说个别人的非议不值得看重,那么接着发生的事更令人莫名其妙了。

BT 电视台重新制作下发各师的《奠基西部》把我的镜头减为6个,4个镜头换成了新疆大学和区社科院的两位教授。

而字幕显示回答的问题还是我的。没有任何人向我打个招呼。即使是借我的东西也应当给我打个招呼,况且是上了央视台的我的4个镜头!

官场似乎对“借东西要向主人告诉”的道义常识不屑一顾。

有位律师仔细看过央视台的《奠基西部》和BT电视台重新制作的《奠基西部》,他说从法律上看,把你的四个镜头换成别人,牵涉到侵犯你的知识产权、肖像权。怎么能随便修改央视台播出的片子呢?

我说,我上初中时看过一本书影响了我一辈子,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我的一切属于党包括知识产权肖像权。如果今后还有人采访我,我还要为兵团人鼓与呼!戏用一句话:本人属死不改悔的“歌颂兵团派”!

口占一偈:身无菩提树,心非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声明:虚构演绎,仅供娱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山东3名干部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山东3名干部被查

滕州新鲜视
2025-09-18 09:32:36
广东队教练组重组,欧洲主帅甘愿辅佐杜锋,任骏飞执教广工大

广东队教练组重组,欧洲主帅甘愿辅佐杜锋,任骏飞执教广工大

孤影来客
2025-09-18 23:58:58
11岁小玥儿居家照流出!网惊:和大S复制粘贴,这基因太强了!

11岁小玥儿居家照流出!网惊:和大S复制粘贴,这基因太强了!

今古深日报
2025-09-16 09:53:07
山东临沂这件事,每个字都写满“荒唐”!

山东临沂这件事,每个字都写满“荒唐”!

清书先生
2025-09-18 16:35:08
窦骁被丈母娘做局欠下巨债的瓜

窦骁被丈母娘做局欠下巨债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09-16 20:02:01
1963年出生!这位广东的正局级干部被查!

1963年出生!这位广东的正局级干部被查!

知肇分子
2025-09-19 00:09:18
万没想到!西贝“预制菜”风波后,这5道菜火了,因为预制不了

万没想到!西贝“预制菜”风波后,这5道菜火了,因为预制不了

诗意世界
2025-09-18 23:58:35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文史达观
2025-09-08 20:13:26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蜉蝣说
2025-09-16 11:23:23
国安冲突全过程!惊心动魄40秒,亚冠变拳击台,对手挑事遭围殴

国安冲突全过程!惊心动魄40秒,亚冠变拳击台,对手挑事遭围殴

奥拜尔
2025-09-18 22:42:44
杭州警方通报“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三桶氢氟酸系艾某槟(男,1973年出生)放置,2015年搬离时遗弃,涉案人员已被控制

杭州警方通报“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三桶氢氟酸系艾某槟(男,1973年出生)放置,2015年搬离时遗弃,涉案人员已被控制

爱看头条
2025-09-18 19:44:04
6年2.4亿!快船决定切割!伦纳德时代结束了

6年2.4亿!快船决定切割!伦纳德时代结束了

篮球教学论坛
2025-09-18 11:02:41
中信证券惊现31亿元压盘大单,昨日多只券商股午后直线跳水,怎么回事?

中信证券惊现31亿元压盘大单,昨日多只券商股午后直线跳水,怎么回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8:30:07
在金正恩治理下,去朝鲜的中餐厅点海参和茅台酒,需要花费多少钱

在金正恩治理下,去朝鲜的中餐厅点海参和茅台酒,需要花费多少钱

明史专家
2025-09-18 18:34:49
刚宣布!不降息

刚宣布!不降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22:06:42
山东男子当街将70岁老母双腿打断,得知真相后,众人都说老母该死

山东男子当街将70岁老母双腿打断,得知真相后,众人都说老母该死

神奇的锤子
2024-09-02 16:01:35
吃相太难看!全红婵入学仅4天,令人作呕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吃相太难看!全红婵入学仅4天,令人作呕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9-18 10:19:25
高下立判!郝龙斌反悔引质疑,郑丽文机会来了,第二个卢秀燕出现

高下立判!郝龙斌反悔引质疑,郑丽文机会来了,第二个卢秀燕出现

科普100克克
2025-09-18 20:05:15
收到访华邀请,特朗普提了两个条件,只要中方做到专机立马起飞

收到访华邀请,特朗普提了两个条件,只要中方做到专机立马起飞

董董历史烩
2025-09-18 17:35:31
不管你承不承认,女人过了50岁,基本都会出现以下情况,看你有吗

不管你承不承认,女人过了50岁,基本都会出现以下情况,看你有吗

小鬼头体育
2025-09-19 00:32:15
2025-09-19 01:51:00
TVB的四小花
TVB的四小花
每天都在认真讲普通话
158文章数 9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亲子要闻

汇星海之光 护妇幼健康|2025年“妇幼健康看中国”宣传推进活动大连站即将启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教育要闻

中小学春秋假要来了!一口气看懂,背后暗藏的经济密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