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要求,不断探索执法新模式,打好“执法+攻坚”“执法+科技”“执法+帮扶”三套组合拳,着力提升执法力度、精度和温度,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执法保障。
一是打好“执法+攻坚”组合拳,提升执法力度。聚焦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非道路移动机械和重型柴油货车、核与辐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攻坚行动及噪声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执法重点任务,依法严厉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斩断在线数据造假和危险废物违法犯罪链条。2025年以来,共查处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领域弄虚作假环境违法案件2起、重点排污单位未保证在线监测设施正常运行环境违法案件1起、危险废物贮存不规范环境违法案件1起。其中,1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领域弄虚作假环境违法案件被省生态环境厅纳入全省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领域典型案例。
二是打好“执法+科技”组合拳,提升执法精度。以污染源自动监控动态管控和用电管控等为基础,以“四系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系统、重点排污单位基础数据库与自动监控系统、甘肃省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系统、武威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监管信息系统)“两平台”(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甘肃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为载体,对新(扩、改)建项目环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重点排污单位、机动车检验机构及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处置、利用单位等重点行业企业的在线数据、监管信息进行定期分析研判。针对异常动向,充分利用无人机、便携式监测设备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巡查,打破信息壁垒,高效锁定问题线索,精准打击。实现业务互通、信息共享,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执法”转变。
三是打好“执法+帮扶”组合拳,提升执法温度。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实施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通知》和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领域“两轻一免一重”清单(2025年版)>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积极开展“进企业、察实情、听意见、解难题”帮扶活动,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轻微违法企业给予容错空间,让企业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执法的温度。至目前,共开展“送法入企”活动3次;帮扶指导25家企业解决治污设施运行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36个;对1家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首次被发现且改正及时、未造成生态环境危害后果的企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该案例被省生态环境厅纳入全省不予处罚类典型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