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熙小护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 删除,谢谢!)
这些注射技术,护士,你掌握了吗?
Part 01
球后(球旁)注射
球后(球旁)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射入眼眶内的眼球后区域,是眼科常见操作技术,临床上常用于眼部手术局部麻醉,也可作为眼科治疗给药途径。球后麻醉可以阻滞第三、四、六颅神经和第五颅神经的眼神经分支。球后(球旁)注射治疗性药物主要用于眼部的炎症,如球后视神经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和绝经期青光眼剧痛等。专科护士规范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中患者良好的配合都是确保此项操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球后(球旁)注射是一种眶内注射,因此有必要认识一下眼眶基本结构。眼眶腔为尖端向后、底向前的锥体形。成人两个眼眶内侧壁几乎是平行的。眶内侧壁和外侧壁呈约45°夹角。眶尖有视神经孔和眶上裂两个重要通道。眼球位于眼眶前部,大约占整个眶腔容积的五分之一。眼眶其他部分被眼球外肌肉、泪腺、神经、血管、脂肪和结缔组织所占据。
球后(球旁)麻醉的效果、及并发症与所阻滞的眼眶内神经密切相关。
Part 02
分子肝素注射,有这样两种注射技术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的发生与注射部位、注射速度、注射角度、注射后是否冷敷等多种因素相关。规范皮下注射操作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气锁」注射技术
即针筒内保留少量空气,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的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然后进行注射,以保证低分子肝素的注射剂量准确。
且注入皮下的少量空气可形成「气锁」结构,能有效预防药物溢出或外渗。
(2)捏皮技术注射
即左手拇指、示指相距 5~6 cm,提捏患者皮肤成一皱褶,将皮肤褶皱从下方的肌肉层拉起,整个注射过程中,均应保持皮肤褶皱不放松。如果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有可能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捏起,导致肌肉注射。捏皮时勿力度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初中级告别死记硬背,高效对抗遗忘
《全程实战班》科学备考四步法:
「阶段测评课」先测后学,精准定位
「考点全解课」以题带点,破解难点
「提分秘笈」表格对比,厘清混淆
「秒夺60分秘笈」填空背诵,强化记忆
✅ 一套组合拳,夯实基础高效通关!
想一次通关?
用考试宝典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