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欧盟就警告内塔尼亚胡“不准袭击加沙地区”,否则会得到他们的“回应”。但现在眼看这位以色列总理听不进去任何警告,欧盟到底要采取什么方式回应,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了。根据应该媒体报道说,以军在9月上旬已经开始攻城计划,14日可以看到多辆坦克已经进入到加沙市区的街道上,无数平民流离失所。所以如果按照孤舟原来的“威慑计划”,他们也应该出手了。
但最近一段时间,欧盟更多的行动都在嘴上。欧洲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加沙局势仍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他们需要向以色列“施压”;随着15号多哈峰会的召开,57个国家共同发表反以色列,要将以方“剥夺联合国成员国资格”的声明。与此同时,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愈演愈烈,这些国家也在希望欧洲履行他们的“文明承诺”:所有问题都已经摆在桌面上,就看欧盟会不会按他们说的做了。
17日,欧盟宣布计划制裁以色列的一系列措施,这是欧盟首次对以色列进行“大范围制裁”。但翻开制裁内容,不少国家对此表示失望:只有两条内容,大致是暂停对以色列的贸易优惠,以及对以色列政府的极端主义部长进行制裁。在这之中,第二条还是之前多国已经推出的,针对格威尔等人的禁令;所以也就相当于欧盟对以色列“点到为止”,制裁内容只有一条而已。况且根据说法,提案尚未获得足够多的欧盟成员国支持,预计难以通过。
在这件事上,欧盟与以色列经济关联深厚,制裁面临巨大阻力。欧盟是以色列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占其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32% 。一旦实施全面、严厉制裁,不仅以色列经济会遭受重创,欧盟自身相关产业也会受到冲击。例如,荷兰对以色列的所有军民两用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英国暂停武器出口许可证并中止新自贸协议谈判,这些已实施的有限制裁措施已引发相关产业连锁反应,让欧盟各国对制裁的经济后果有所忌惮。所以在制裁内容上,欧盟选择部分暂停贸易优惠,而非全面贸易禁运,旨在将对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国际政治格局中美国因素至关重要,欧盟在制裁以色列时投鼠忌器。美国长期以来在巴以问题上偏袒以色列,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以色列全方位支持。特朗普政府明确反对任何对以色列的制裁,而欧盟在能源安全、防务合作等诸多关键领域高度依赖美国。若欧盟贸然对以色列实施强力制裁,可能引发美国不满,进而影响双方在其他重要事务上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在制裁以色列时必须谨慎权衡,不敢采取过激行动,导致制裁内容趋于保守。虽然欧盟口口声声说倾向于采取相对温和的制裁,以保留与以色列的外交空间,通过对话协商推动巴以和平进程,但背后和美国相关的原因也不难想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