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最新赛事争议判罚出炉,有关鲁沪之战的两个争议判罚评议再次成为中国足球的新话题,简而言之足协评议小组对这两个争议判罚就是马纳法手球与否没法说。要交给国际足联来定夺。李可是否阻挡守门员,这个是胡说,并且创造性发明了禁区自我保护动作这个词。评议小组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背着牛头不认脏,揣着明白装糊涂。和过去的评议没有任何差别。但他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两个判罚对于未来中超的影响 是什么?
足协把马纳法是否手球甩锅给了国际足联。当然国际足联是否接这个锅还要另说,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个推锅都会让足协的评议小组成为笑话,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都不敢定性,那么这个评议小组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就是来和稀泥玩莫须有?还是说纯粹就是有这么一个组织给烂到家的裁判们开脱?
当然足协这么甩锅,最多就是评议不作为,不敢担责,和中超赛场的比赛还有的切割,不至于让赛场吹罚太过于主观混乱,也能看出评议专家对这个动作的认定有一定分歧。你甚至可以说这是评议小组比较“严谨”。虽然结果都是证明他们无能。但至少减轻了名哨麦麦提江的舆论压力。专家都搞不定的事情,我现场搞不定情有可原。毕竟足协也不想再次出现唐顺齐被死亡这种烂梗。
但李可阻挡干扰守门员 这个动作被定义为保护动作可就说不清了,纯粹就是和稀泥胡说八道了,要知道你这个新词一出来,以后的中超赛场让裁判怎么认定是干扰守门员还是自我保护。假设一个案例,角球定位球,攻方用三个球员围绕守门员做所谓的保护动作,并完成进球,麦麦提江和唐顺齐等该如何判罚,总不能这场是保护性动作,下场就是犯规,毕竟中超只有一个泰山队,如果是京沪对决如果是沪上德比,裁判们要按照哪个标准吹罚呢?以后中超赛场禁区内还有哪个守门员是被保护的对象呢?这个评议不像是给裁判开脱,更像是要毁掉中超裁判吹罚规则。实属大逆不道!
其实最终这个千夫指的评议结果也能看出来,中超这些裁判敢于睁眼说瞎话叼个哨子胡吹,底气还真不是他们有多么废,也不是什么水平问题。单纯就是足协给他们这么吹罚的底气,足协不会因为他们胡吹而处罚他们,反而穷尽所能保护他们,为此不惜牺牲足协的声誉。所以他们的叼个哨子胡吹更多像是足协故意这么授意。足协的所谓评议小组看似是给球迷一个交代,本质还是给他们洗白。
比较巧合的是,足协这个评议结果出台的背景是中超三强申花、海港和蓉城在亚冠精英赛三连败。在这三场比赛,虽然输球的方式不同,但都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三支球队都不是很适应亚冠赛场裁判的判罚尺度,特别是沪上双雄申花和海港,没有裁判的照顾,比赛踢得荒腔走板,根本无法像在中超赛场那么气定神闲。被寄予厚望的上海海港更是在主场半场就被对手打花。完全没有抵抗力。中超有些球队其实就像是被溺爱的孩子,在足协和裁判的联手溺爱下,总喜欢窝里横,很害怕走出去。一旦走出国内赛场这一亩三分地,到了亚洲赛场就变得非常窝囊。
足协这么做的危害性一目了然,但为什么足协却总是乐此不疲呢?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