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英国铺红地毯欢迎特朗普,却挡不住民众在街头高喊“滚出去”。一边是温莎城堡的礼炮齐鸣,一边是伦敦城的怒火四起。光鲜的排场背后,是美英关系的力不从心——两个曾经号称“世界秩序支柱”的国家,如今却要靠表演维持体面。
特朗普这次访英,场面做得不能再足。120匹马、1300名军人,王室成员出动,礼炮声震天响。英国政府精心设计,就是为了让这位不可预测的美国总统高兴,好在钢铁关税、贸易谈判上占点便宜。特朗普也很配合,社交媒体上连发感慨:“我爱这里。”但问题是,全世界早已不是冷战后的世界了,再盛大的仪式也掩不住事实:美英的联盟在逐渐失灵。
美媒早早泼了冷水。《华盛顿邮报》直接挑明:过去,美英并肩作战,世界真能从中得到稳定;现在,危机一堆,谁也掌控不了。俄乌战火烧到第三年,英美立场不一致。斯塔默要和欧洲站一条线,死挺乌克兰;特朗普却在反复横跳,嘴上说“就职一天内解决战争”,结果到今天连个像样的停火框架都没出来。更别提中东,英国准备承认巴勒斯坦,美国则威胁任何敢这么做的国家。所谓的“特殊关系”,实际变成了“分歧关系”。
而且,不光是外交不合拍,两位领导人本身在国内也遭遇同样的尴尬:民意低。特朗普在美国支持率徘徊40%,斯塔默在英国只有24%的好评,查尔斯三世国王的支持率也不过半。回头想想二战时,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全球呼风唤雨,那叫一个气势磅礴。如今的美英领袖,连自己国家的民众都哄不好,更别提给世界提供什么“秩序感”。
更扎心的是,特朗普这人本身就是外交界的“定时炸弹”。华邮统计过,他在俄乌问题上的公开立场至少改了19次。今天说支持,明天说谈判,后天又装作没事人。英国政府满怀希望想借王室礼遇“稳住”他,可他是那种能因为看了一份新民调就推翻原定协议的人。外交史上很少见到这种情况——过去大国会提前磨合几周,拟好公报,如今一切都得看特朗普心情。靠这种盟友,英国心里真能踏实?
而民众早就受不了这一出。温莎城堡外抗议不断,“滚回去”的口号此起彼伏。有人怒骂英国政府太卑微,“本该让他跪在碎玻璃上求电话,却给他铺红地毯”。伦敦市长萨迪克·汗更是直接开炮,说特朗普是“煽动极右翼火焰”的人,英国不该怕批评他。甚至有人把特朗普和爱泼斯坦的影像投影到温莎外墙上——象征意义比任何标语都要狠。
这种场景就像讽刺剧。上层拼命装出一副“兄弟情深”的派头,底层民众却在街头喊“我们不欢迎你”。所谓的“特殊关系”正在两头挤压:一边是领导人之间的信任缺失,另一边是民意层面的彻底裂痕。更要命的是,这对老牌盟友还要面对真正的地缘危机:俄乌、加沙、伊朗,哪一样不是雷区?可他们自己都乱成这样,又拿什么去安抚别人?
如果说冷战时期的美英是世界的稳压器,那么今天的美英,更像是一对吵架的老夫妻:外人看着他们吵得凶,心里早没指望他们能解决问题。英国还试图用王室的排场绑住特朗普,但特朗普的政治逻辑从来只有一个——对自己有利。今天笑脸相迎,明天就可能翻脸不认人。斯塔默和查尔斯三世拼命扮演东道主,换来的可能只是一句轻飘飘的“我爱这里”,然后转身继续推高钢铁关税。
而这背后更残酷的事实是:美英再也撑不起那个他们曾经主导的世界秩序了。战争没完没了,贸易战火上浇油,民主体制自顾不暇,科技冲击让整个社会焦躁不安。他们过去的那套“仪式感外交”还能制造短暂的幻觉,却治不了根本。今天的世界,看他们摆拍合影已经不会心安,反而觉得荒诞。
礼炮响过,烟火散尽,剩下的还是冷冰冰的现实。美英关系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去,所谓的“特殊关系”,如今更像一面旧旗帜,被风吹得发皱,却无人敢率先放手。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场“红地毯秀”不会改变什么。特朗普依旧是那个随心所欲的搅局者,英国依旧在大国夹缝里讨价还价。真正的世界秩序,只会继续在他们无力把控的舞台上,被一次次冲击、撕裂、重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