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同样是侵略,为什么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如此特殊?
78年的持续侵略,不是简单的商业掠夺,而是要灭国灭族的生死较量。
78年的漫长噩梦
你知道吗?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78年时间里,日本几乎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这不是我夸大其词,翻开历史档案,你会发现其他列强来中国主要是为了商业利益,开几个租界,占几个通商口岸就满足了。
英国人要的是贸易通道,法国人想要殖民地资源,俄国人盯着的是领土边界。
日本不一样,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日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什么通商口岸,他们要的是整个中国。
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拿走了朝鲜和台湾。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在中国东北大打出手,把中国当成了他们的战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直接占领了整个东北。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沟地区桥梁一段,称中国军队有意破坏,当日夜间突然炮击沈阳。
这还不算完。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驻丰台中国驻屯军结束在卢沟桥附近军事演习,称演习地点传来枪声,并有一名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次,日本要的是整个中国。
算一下时间,从1894年到1945年,51年,如果从明治维新算起,那就是78年。
三代人的时间,日本人一直在想方设法征服中国。这种持续性的侵略意图,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的。
地理位置更要命。英国人远在欧洲,法国人也隔着千山万水,俄国人虽然是邻居,关键时候还能联手抗日。
日本就在眼皮子底下,一水之隔,这种邻居天天想着吞并你,你能不紧张吗?
最关键的是规模。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想要占领整个东北的阴谋计划,七七事变是日本对于中国整个国家的蓄谋。
其他列强最多占几个城市,日本要的是全中国。从东北到海南,从沿海到内地,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人都想要。
同文同种的背叛感
这里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同文同种,这种文化上的相似性,让日本的侵略行为在心理上更加难以接受。
就好像你的邻居,平时说话用词都差不多,写字用的也是汉字,突然有一天拿着刀架在你脖子上,说要占你家房子。这种背叛感,比陌生人的抢劫更让人愤怒。
明治维新之前,中日两国关系还算和睦。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中国也把日本当作文化传播的对象。同文同种的两个民族,理应守望相助。
结果呢?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了西方的船坚炮利,第一个要征服的就是中国。这种文化上的背叛感,比单纯的军事侵略更加刺痛中国人的心。
更深层的原因是心理落差。
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洋务运动失败了。同样的起跑线,日本跑在了前面,然后回过头来侵略中国,这种对比,让屈辱感加倍。
有个细节特别说明问题,日本侵华期间,经常利用汉字文化的相似性来进行"文化渗透"。他们不是简单的军事占领,还要进行文化改造,要让中国人从心里接受日本的统治。
这种精神上的征服欲望,是其他列强从来没有过的。
现代化赛跑的残酷真相
这里要说一个更残酷的事实。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现代化进程,起跑线一样,结果却截然不同。
1868年明治维新,1860年洋务运动,时间相差无几,日本成功了,中国失败了。更要命的是,日本是踩着中国的尸体爬上去的。
甲午战争的赔款2亿两白银,相当于日本当时4年的财政收入,这笔钱帮助日本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的银子,养肥了日本的工业,然后日本用这些工业来制造武器侵略中国。
这个逻辑够残酷吧?
更残酷的是心理层面。同样是亚洲国家,为什么你日本能成功,我中国就不行?这种对比产生的挫败感,远比被西方列强欺负更加刺痛。
1894年甲午战争时,中国的GDP还是日本的数倍。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国力急剧下降,日本的国力快速上升。这种此消彼长的对比,让中国人清楚地看到了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
日本的崛起模式也很特殊,不是靠内部积累,而是靠对外掠夺。
从中国掠夺资源,从朝鲜掠夺劳动力,从东南亚掠夺原材料。这种"强盗式"的现代化,让周边国家都成了受害者。
历史记忆的深层心理机制
为什么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中国人对日本还是有特殊的情感?答案在于历史记忆的传承机制。
先说一个现象。近年来,日本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逆流不断升级,与德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形成了巨大反差。德国人对二战历史深刻反省,日本人却在不断为侵略战争翻案。
靖国神社就是最好的例子。
靖国神社因为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共246万6千余柱,其中大多数是日俄战争、第二次日中战争以及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军官兵,这里面包括甲级战犯。
你想想,德国总理敢去参拜希特勒的墓吗?日本首相却年年去参拜靖国神社。这种态度,怎么可能让中国人释怀?
历史教科书问题更加严重。
日本历史教科书主要惹起争论的是教科书应该如何在平衡多方面的史观,日本自19世纪末期对与东亚、东南亚各国一系列的冲突的道义评估。
简单说,就是不承认侵略的性质,还要美化侵略战争。
教育下一代的时候都不说实话,你让中国人怎么相信日本的诚意?
更深层的问题是认知结构。
日本国内始终有一股力量,认为侵华战争是"解放亚洲"的正义战争。这种历史观,跟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完全对立。
一边是血泪史,一边是"解放史",这种认知上的根本分歧,决定了中日历史问题的复杂性。
最关键的是现实考量。
日本右翼政客经常利用历史问题来获取政治利益,每次选举都要拿中国说事,这种政治操作,让历史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
作为邻国,中日之间的任何摩擦都会被放大。美国远在太平洋对岸,就算有摩擦也不会天天碰面,日本就在旁边,低头不见抬头见。
中国人去日本旅游,看到靖国神社会有什么感觉?去德国看到新天鹅堡,只会觉得漂亮,这就是心理距离的差别。
最后说一个现实,历史问题不解决,中日关系就永远有阴影。不是中国人小心眼,而是日本人不肯正视历史。
78年的侵略史,不是几句"很遗憾"就能一笔勾销的。
如果日本真的想和中国搞好关系,第一件事就是正视历史,德国人能做到,为什么日本人做不到?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正确认识中日历史问题的重要性》- 2024年8月 新华社:《靖国神社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2024年7月 外交部官方声明:《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立场》- 2023年12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