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41年12月的某天夜里,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的指挥室里热闹得很。
作战参谋们围着地图和战报,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有人甚至在小声哼着军歌。
可就在这时,舰桥外,一个身影站得笔直。
他没说话,也没有显得特别高兴。
那是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他只是仰起头,盯着头顶的星空看了很久,然后缓缓吐出一句话:
我们也许,已经输了。
那时候没人听懂这句话的分量,但山本心里清楚得很。
那天的胜利,其实是个代价极高的开始。
说起来,这事儿的根子还得从更早的几年说起。
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绷。
经济不景气,物资紧缺,军队在中国战场陷得越来越深。
可偏偏,那些主张扩张的人却越喊越响,说什么“资源自给”“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山本五十六在那种会议上,常常是最冷静的一个。
他在海军省的高级会议上当面说过:“打下中国有什么用?中国太大了,咱们守不住。
再说,最关键的石油,靠中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他当时还拿出一份情报报告,一页页翻给别的将领看:“我们每年需要五百万吨石油,自产只有五十万吨。
剩下的全靠进口,主要是从美国和荷属东印度来的。”
气氛一下子冷了场。
有人当场不客气地说他“唱衰国家士气”。
但山本没回嘴,只是把数据轻轻地合上,说:“你们可以不信我,但别不信数字。
然后,1941年夏天,美国真的对日本实施了全面石油禁运。
那时候海军训练暂停,飞机停飞,油库被层层看管着,连舰队演习都得精打细算。
所有人都明白,这仗很可能打不下去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军部高层下了一个决定:打。
打东南亚,拿资源。
可要打那里,得先解决太平洋上的美国舰队。
于是,山本五十六被推上了前台。
其实他心里是不愿意打的。
早在1919年他就被派去哈佛大学留学,后来又在华盛顿担任日本驻美大使馆的海军武官。
他对美国不陌生,认识不少美国海军将领,也亲眼看过美国的工业奇迹。
他们的飞机,可以像下饺子一样造出来。”山本曾这样对幕僚说,“真要打消耗战,我们绝不是对手。”
可军令如山。
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决定,只能在框架内争取主动。
偷袭珍珠港这个想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上来的。
山本知道,必须一开始就打疼美国,这样才能争取谈判的机会。
如果能一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或许美国人就会退一步。
可他也知道,这种希望非常渺茫。
从11月26日出发,到12月7日清晨,南云忠一指挥的舰队一路保持无线电静默,穿越北太平洋,悄悄逼近夏威夷。
那个早晨,珍珠港天很蓝,水兵们正准备吃早餐。
忽然,空中传来轰鸣。
第一批攻击机飞临港口,炸弹和鱼雷像雨点一样落下。
亚利桑那”号被直接炸中弹药库,爆炸声震天动地,整艘船几秒钟就陷入火海。
另一侧,“俄克拉荷马”号中弹后翻了个底朝天。
美军根本来不及反应,整个港口乱成一团。
第一波攻击结束后,第二波171架飞机又扑了上来。
等到一切结束,珍珠港已成一片废墟。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4艘重创。188架飞机报废,2403人死亡。
从战果来看,确实是一次“完胜”。
日本国内一片欢腾,庆功酒一杯接一杯,报纸标题用了几十年来最大号的字体。
可事实上,这场胜利背后,藏着几个致命的疏漏。
第一,美国的三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口。
那几天,“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出海执行任务,“萨拉托加”号在西海岸维修。
山本早就担心过这事,他说:“战列舰不是未来,航母才是。
第二,珍珠港的燃料库和修理设施几乎没受损。
也就是说,美军很快就能恢复基地功能。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这次袭击让整个美国民众从冷漠变得愤怒。
12月8日,美国国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对日宣战。
之后几天,德国和意大利也对美国宣战。
太平洋战争,正式拉开。
而山本五十六,那天晚上站在甲板上,听着舰桥里传来的欢呼声,没说话。
副官跑来报告:“司令官,国内电报转来祝贺,天皇陛下也表示了嘉奖。
山本只是点点头,然后抬头看着天,说:“我们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其实在那之前,他已经在日记里写过一句话:“我们正在走上一条不归路。
后来,这个“巨人”开始反击。
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击沉了日本的四艘航空母舰。
再之后,一场接一场的岛屿争夺战,让日本海军节节败退。
1943年4月,山本五十六乘坐的座机被美军情报人员拦截并击落,终年59岁。
那次行动,是美方破译电报后专门策划的。
他的座机坠毁在所罗门群岛丛林深处,现场只找到一只被烧焦的公文包和一本地图册。
他的遗体被送回东京,葬礼上,海军军乐队奏响了《海行かば》。
那是一首军中常唱的歌,歌词是:“即便沉入海底,也愿为国牺牲。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轻易提“速战速决”了。
- 参考资料:
- 加藤隆,《山本五十六:太平洋战争的灵魂》,中央公论新社,2001年。
- 迈克尔·H·哈特,《改变人类历史的100人》,人民出版社,2006年。
- 高桥文雄,《日本海军兴衰史》,讲谈社,1995年。
- Gordon W. Prange, At Dawn We Slept: The Untold Story of Pearl Harbor, Penguin Books, 198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