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森德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不过这次不是靠拍打网球,而是靠“点评”餐桌上的海参和牛蛙,在比利简金杯前夕,她在社交媒体上一通操作,把原本属于精彩赛事的聚光灯拉到了饭桌上,满屏的争议和对喷——你说巧不巧,美网刚赢得掌声,深圳这顿饭就成了她的舆论坟头。
先说球场表现,南北通吃的汤森德这一季绝对算得上大红人,美网闯进单打16强、双打决赛“摆烂式”冲击冠军,上一站还刚拿下华盛顿双打冠军,双打世界第一的位置也是刚坐热,正是状态飙升期,球迷不少已经开始押注她能在比利简金杯继续高歌猛进,这才让她的一举一动都变得格外受关注——毕竟,竞技圈现在谁红谁话题多,谁走花路谁也容易翻车,汤森德算是把“流量即风险”这句话实打实演了一遍。
这次风波爆发点,是在总决赛前的赛事晚宴,汤森德在Instagram限时动态晒出自助餐的海参、甲鱼、牛蛙,文案言辞直接——“震惊”“这些东西居然真能吃”“牛蛙不是有毒吗”,煲仔配辣椒、洋葱她也吐槽得很到位——说实话,发这种动态现场怼菜,别说是在中国,搁哪儿都算是对主办方不太礼貌,还自带“文化差异输出”的强制滤镜,再加上她一句“这些人居然真的在吃”,配合各种夸张表情,就跟直播点评外星食堂似的,视觉冲击感到位,舆论瞬间炸裂,评论区几乎场面失控。
网友反应可以用“炸锅”来形容,尤其是中国球迷和一部分国际网球圈的观众,很多人第一时间甩出了“种族歧视”的标签,质问她为何把中国传统菜肴当成异类,还指责她对本地文化毫无尊重,这种对喷甚至引发了不少老仇——有人回忆起她上个月和奥斯塔彭科隔空battle的时候,也有类似“没教养”“没文化”论战,那会儿汤森德还算是抱得同情票,这下倒好,身份叠加直接从受害者转成争议制造者,场面轮回像极了职业体育圈一贯的“舆论反杀”。
其实汤森德口无遮拦的路数,在美网圈并不算稀罕,她前脚刚评论奥斯塔彭科的“受教育”争议,后脚自己就成了食物文化冲突的主角,连网友也直接点明她连续两次被指“没教养”,这其中的讽刺意味,你要非说是巧合也没人信,难怪不少粉丝在球员社交动态底下直接“点赞回怼”,甚至甩图调侃“这才是汤森德心中顶配菜单”,配美式快餐和自动贩卖机零食,方式可谓幽默又毒辣。
不过,要说这事儿能不能直接盖章“种族歧视”,其实还是得冷静一点看,毕竟评论里一部分声音更像是对文化差异缺乏理解,不少老外在第一次见到中国的海参、牛蛙、甲鱼时,也会有点怕怕吐槽几句,如果汤森德只是表达自己不习惯、不接受,这属于个人体验和偏好,但问题在于公众人物发言更容易影响舆论走向,再加上“这些人居然真吃”“牛蛙会有毒”“长疣”之类的极端说法很容易激起地域和种族敏感,所以这波争议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早已不是“一顿饭”能糊弄过去的级别。
顺带插句,汤森德之前在沙特阿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