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09年带母上学的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自缢:没人愿被脐带拴一辈子

0
分享至



武汉大学毕业,却因为母亲迟迟找不到工作,成为了无业游民。

考上了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公务员岗位,却在母亲的干预下放弃了机会。

除去这些,她还为母亲做了很多的“牺牲”。



比如和母亲一起住在宿舍;学她认为的好专业;考她想去的城市。

然而,紧绷的弦太多了,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断裂。

因此,杨元元最终选择在卫生间自杀,结束自己“带母上学”的无法摆脱的一生。



“光鲜”背后

杨元元的一生,从外表看来,是光彩照人的。

她从小就成绩出众斐然,最终考入了武汉大学,成为村里人的骄傲。

然而,在这光鲜的成绩背后,杨元元心中的阴霾却悄然滋生。



而这源于她的母亲。

杨元元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她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姐弟二人的重任。

母亲为了家庭拼尽全力,而她也懂事的将改变未来的责任,扛在了自己身上。



她知道,只有靠知识才能脱离贫困,才能让母亲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她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敢懈怠。

她的努力和坚韧从高中就开始显露,在没有家庭支持的情况下,她自己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可光鲜的成绩和自律的生活,并没有为杨元元带来真正的解脱。

起初,杨元元一心想学习法律。

然而,这个梦想却因为母亲的意见被迫改变。



她知道,母亲为了她付出了很多,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她无法违背母亲的意愿。

即便是牺牲梦想,她也不能有怨言。

然而,母亲对她的控制却从未减弱过,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渗透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失去自由的母女共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生活是自我独立的开始,而对杨元元而言,大学却成为她无法逃脱的牢笼。

杨元元刚进入大学时,内心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学习为自己争取到自由和独立。



然而,这种希望很快就被母亲再次打破。

在2001年,母亲决定从老家搬到武汉,与她一起住在学生宿舍。

当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母亲为了减少开销,于是带着行李,和女儿挤在了狭小的1.2米单人床上。



这种紧密的生活空间,让她们的生活、情感、甚至隐私,完全交融在一起,没有任何喘息的余地。

在母亲眼中,这样的安排或许是为了节省开支,也是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女儿。

然而,杨元元心中的压抑与矛盾却日益加剧。



母亲的过度依赖与控制,让杨元元感到窒息,而她却从未敢真正表露出自己的不满。

她深知,母亲为了抚养自己和弟弟吃尽了苦头,如今母亲年纪渐长,自己不该再让母亲承受更多压力。

于是,出于孝顺,她默默接受了一切。



母女俩的共同生活,不仅打破了杨元元对独立生活的渴望,也使她逐渐与同学们疏远。

每当杨元元试图与同学接触时,母亲总会以“为你好”的理由加以干预,担心女儿会受伤害、会走错路。

在这样的环境下,杨元元逐渐失去了与外界互动的能力,变得更加内向孤僻,甚至连最简单的社交活动都变得困难重重。



更重要的是,这种母女共生的关系,不仅影响了她的社交,更让她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上的决定,母亲总是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杨元元则成为了一个执行者。



总之,种种过度的母女依赖,长时间以来让杨元元心理上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也让她逐渐迷失了自我。

失去了独立决策的能力,失去了表达自我情感的空间。



重重阻碍下的挣扎

其实,杨元元也一直试图突破生活的重重束缚,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每一次的努力都被现实的无情打压和母亲的掌控所扼杀。

杨元元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



这个梦想不仅源于她对公平与正义的向往,更源自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改变家庭的命运。

然而,她的梦想却一次次被现实击碎。

起初,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她曾想去大连的学校攻读法律。



结果,母亲却以路途遥远、开销太大种种理由,要求她选择离家较近且更为“实际”的经济学专业。

这一次妥协,成为她后来无数次退让的开始。



大学毕业后,杨元元怀着满腔热情走向社会,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然而,现实并不像她想象得那般美好。

毕业后的头几年,她四处奔波,不断尝试各种工作,从培训机构的老师到保险公司的客户代表。



她渴望找到一份可以让自己全心投入的事业,但母亲的控制和现实的困境,让她始终无法如愿。

更令她感到痛苦的是,母亲的干预不仅局限于学业,甚至延伸到了她的职业选择。



杨元元曾两次通过公务员考试,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第一次,母亲觉得广西的工作离家太远,不愿让杨元元离开自己;

第二次,她又认为枝江的工作地点过于偏僻,不能给杨元元带来长远的发展。

对此,她只好无奈放弃了这两次宝贵的机会。



每一次失去的机会,都让杨元元内心的挣扎加剧。

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家庭的困境,她曾尝试通过创业来改变生活。

但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支持,她的创业项目很快以失败告终。



事业上的挫折加深了她的自我怀疑,也让她对未来的期待逐渐消散。

与此同时,母亲的控制与期望依旧未减,她希望杨元元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杨元元内心的焦虑和绝望日益累积。



她看着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事业有成,读博、升职,而自己却始终在原地徘徊。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她感到无比的自卑和失落。

她的弟弟杨平平在家人的支持下,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未来一片光明。

而杨元元,尽管一再努力,却始终无法摆脱母亲的束缚,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家庭中的不平衡让她感到更加沉重的压力。

她明白,自己是家庭的长女,承载着母亲最大的期望,但她无法兑现这些期望,无法走出自己的困境。

在极度的压力和无奈中,杨元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



最终,她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重新拾起法律的梦想

就这样,她再次开始了艰难的攻读研究生之路,希望借此打破生活的僵局。

她选择了上海海事大学的国际法专业。



尽管这更是母亲的期望,但也算是她法律梦想的一次追寻,也是她想要重新定义自己人生的决心。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对她网开一面。



绝望中的最后一刻

考上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的研究生,对她来说曾经是一个新的起点。

她以为这一次自己能够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能够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追求独立的生活。

可是,现实对她还是很残忍。



尽管她曾努力说服母亲不要再陪读,但母亲却依然固执地跟随着她,拒绝与她分开。

即使弟弟已经在北京安顿好,愿意接母亲过去同住,母亲依然坚持要跟着女儿前往上海



最后,杨元元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结果。

在母亲到达上海后,她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

由于校方规定宿舍不能容纳家长居住,母女俩不得不分开生活。



杨元元住在宿舍,而母亲则租住在校外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里。

然而,这种看似分离的生活,依然没有减轻她的负担。

她不仅要担心母亲的生活,还要忍受母亲不断的抱怨和施加的压力。



母亲对生活条件的不满、不时的牢骚和指责,让杨元元原本就已经焦虑的心情更加沉重。

更让杨元元难以承受的是,她的生活仿佛回到了从前,没有任何改变。

即便换了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学校,她仍旧无法摆脱母亲的控制,仍旧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被彻底束缚,无论她多么努力地挣扎,依旧无法逃脱这一命运。

母亲的陪伴,原本应该是温暖与支持,却变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枷锁。

2009年11月25日晚上,杨元元与母亲一同吃完晚饭后,回到各自的住处。

她告诉母亲,自己还要留在宿舍排练节目,希望母亲不用担心。



然而,当她独自一人待在宿舍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绝望,终于冲破了她一直以来强装的坚强。

母亲在她生命中如影随形的存在,让她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希望。

那种无休止的精神压迫感、对生活的无能为力,以及对自己梦想的彻底失落,使她再也无法承受内心的重负。



于是,杨元元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她走进宿舍的卫生间,冷静地将两条毛巾系在一起,绑在水龙头上。

她选择终结这一切,让自己彻底解脱。



第二天早上,杨元元的母亲如往常一样,来宿舍楼下等女儿一起吃早餐。

可等了许久后,女儿却迟迟未出现。

母亲的心中感到不安,她赶紧去找了宿管员,希望对方能让她上楼看看。

可当同学们推开卫生间的门时,眼前的景象让她们震惊万分。



杨元元半蹲着,身体垂挂在毛巾上,像一个沉默的问号。

她的姿势僵硬,仿佛在无声地质问这个世界,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最终却无法获得一丝幸福的光明?

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她的生命状况已经很危险了。



尽管医生全力抢救,但还是无能无力。

2019年9月26日上午9点15分,30岁的杨元元还是被宣布了死亡。

结语

杨元元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社会上无数类似家庭关系的缩影。

杨元元短暂的30年人生,充满了无数的挣扎与努力。

她一生渴望摆脱贫困,追求独立与自由,却始终无法挣脱母亲的控制。



她的死,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警示,过度依赖的亲情,终究会变成一种束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数次听到“为你好”的理由,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应拥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机会,父母应当在关键时刻选择放手,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索、去犯错。

毕竟,爱与控制之间的界限很容易被打破,而一旦失去平衡,带来的将是不可挽回的遗憾。

信息来源:新闻晚报 2009年12月22日 关于《杨元元事件引发反思 贫困生心理存在四根“刺”》的报道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11日 关于《上海贫困女硕士自杀亡 家无房产 母遭学校驱赶》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下周就放!重庆荣昌区探索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共4天

下周就放!重庆荣昌区探索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共4天

上游新闻
2025-11-06 09:16:02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仙味少女心
2025-10-27 20:47:26
德媒:要不是中国把所有脏活累活全给干了,欧洲今天也不会这么惨

德媒:要不是中国把所有脏活累活全给干了,欧洲今天也不会这么惨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6 22:37:56
普京已将24名亲属提升为政府官员,这可能创俄100年的记录

普京已将24名亲属提升为政府官员,这可能创俄100年的记录

桂系007
2025-11-06 21:29:40
克林顿直言:中国必定会超越美国,到那时,希望中国“手下留情”

克林顿直言:中国必定会超越美国,到那时,希望中国“手下留情”

荣亭小吏
2025-11-07 18:25:12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6 11:21:30
C919飞机的动力“心脏”全球首展,GE航空航天进博签约总金额近21亿美元

C919飞机的动力“心脏”全球首展,GE航空航天进博签约总金额近21亿美元

澎湃新闻
2025-11-07 19:44:32
她突然被举报了?

她突然被举报了?

奋斗在韩国
2025-11-07 19:39:08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墨兰史书
2025-11-06 06:40:02
连爆2大瓜,大花回应只字不提影帝,阔太倒油导演

连爆2大瓜,大花回应只字不提影帝,阔太倒油导演

枫尘余往逝
2025-11-08 00:22:49
中美GDP差距再次拉大!中国GDP跌到美国62%,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中美GDP差距再次拉大!中国GDP跌到美国62%,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01 10:03:05
古利特怒斥曼联:你加盟的决定太糟糕,快走吧!

古利特怒斥曼联:你加盟的决定太糟糕,快走吧!

澜归序
2025-11-07 13:38:59
深夜!全线大跌,发生了什么?

深夜!全线大跌,发生了什么?

新浪财经
2025-11-07 23:18:26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眼光很亮
2025-11-05 11:43:46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千里持剑
2025-11-07 13:55:34
炮决张成泽绝密真相:拍三俗影片 与金正恩枪战 只为一个女人!

炮决张成泽绝密真相:拍三俗影片 与金正恩枪战 只为一个女人!

贰文
2023-12-09 22:30:08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壹只灰鸽子
2025-11-04 23:30:31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林子说事
2025-11-04 05:43:58
没有中建八局中不了的标;没有中建三局干不了的活;这是啥意思呢

没有中建八局中不了的标;没有中建三局干不了的活;这是啥意思呢

爱江山更爱快乐
2025-11-06 21:35:25
曼城官方:将在对利物浦赛前举办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

曼城官方:将在对利物浦赛前举办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

懂球帝
2025-11-08 01:45:42
2025-11-08 02:24:49
冰雅忆史 incentive-icons
冰雅忆史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心创作。
770文章数 3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旅游要闻

稻城亚丁11月的气温适合徒步吗?先看这篇:美景与风险对半开!

手机要闻

小米17 Ultra:潜望镜头已清晰!小米17系列:销量已突破200万!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