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平油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谭千君
2025年8月17日至18日,以“润无止境 智启新势”为主题的2025润滑智库(第九届)润滑油市场发展论坛于西安成功举办。作为润滑油行业年度盛事与风向标,本届论坛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领袖、行业专家、资深学者及业界精英,共同围绕行业转型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探讨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主题论坛演讲环节,江苏国平油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谭千君先生发表了题为《润滑新标尺:润滑油新国标带来的影响》的主旨演讲,就新近发布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分享其对行业发展的深远见解。
2025润滑智库(第九届)润滑油市场发展论坛
谭千君首先回顾了行业背景。他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车用润滑油标准主要沿用北美API体系,自2006年以来未有重大更新,已难以完全适应国内复杂的实际运行工况。我国车辆运行具有重载比例高、平均运距长(超400公里)、地理气候环境多样等显著特点,而欧美标准基于其特定工况制定,无法全面覆盖中国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基于此现状,2016年,由42家权威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启动技术攻关。历经近十年努力,两项新国家标准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车用润滑油标准实现自主化突破,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江苏国平油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谭千君
谭千君就新标准的主要变更进行了系统阐述:
汽油机油标准(GB 11121-2025)方面:淘汰SE、GF-1、GF-2三个旧等级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更新部分检测方法以适应技术发展需求;将蒸发损失和硫含量检验频率调整为出厂必检项,显著提高配方设计要求;调整20粘度等级的100℃运动粘度指标,与SAE J300国际标准接轨;新增SM/GF-4、SN/GF-5、SP/GF-6A和GF-6B等等级的技术要求;新增0W-16、0W-12、0W-8三种低粘度等级,响应节能低粘度化趋势;新增对GF-5、GF-6A、GF-6B等级的乳化保持性要求,以应对新能源和混动车辆中水分残留导致的润滑风险。
柴油机油标准(GB 11122-2025)方面: 淘汰CC等级;依据SAE J300调整黏温性能技术要求,允许含“W”粘度等级与高温粘度等级自由组合,并删除20粘度等级;更新CF-4、CH-4、CI-4等等级的试验方法;新增“D1”质量等级,实现了国产标准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江苏国平油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谭千君
谭千君进一步对比了D1与API CK-4的差异:
理化指标方面,除柴油喷嘴剪切试验的高温高剪切粘度略有差异外,硫、磷、灰分等关键指标保持一致;橡胶相容性要求完全相同;台架验证方面,D1涵盖4项核心台架试验,未纳入“空气卷入”试验(因国内燃油喷射系统存在结构差异),但通过一汽、东风、潍柴、江淮四家发动机台架,综合考核高温清洁性、抗氧化、抗磨、分散性等关键性能,实现对CK-4多项单项试验的覆盖,整体性能要求更为严格。谭千君认为,D1的综合质量水平略高于CK-4。
展望未来,中国润滑油标准体系将持续完善,下一步或将涵盖天然气发动机油、电动汽车专用润滑标准等领域。后续版本可能不再沿用API SP/GF-6等标识,转而建立以“G1”、“D2”等为代表的自有序列,或借鉴ACEA采取“G1-2025”等迭代形式,以持续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2025润滑智库(第九届)润滑油市场发展论坛
建立自主标准体系,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台架方法纳入国际标准,更将促进本土添加剂与润滑油研发,减少对外依赖,提升研发效率和响应速度。
新标准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柴油机D1标准将于2028年7月强制推行。谭千君呼吁行业积极把握未来一至三年的窗口期,共同应对新标准带来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机遇,推进中国润滑油产业迈向高质量、自主化发展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