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杨 枫
通讯员 蒋 悦 陈一薇
本报讯 夜幕降临,倦鸟归林。在位于高照街道秀清社区四楼的成人夜校教室里,却是另一番灯火通明的热闹景象。9月开学季,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联手高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打造的“秀育活力夜校——高新夜校”也迎来了秋季课程的启动。开学以来,新学期的各类课程持续火爆,成为辖区居民晚间“充电”、社交互动的“活力新据点”。
“秀育活力夜校——高新夜校”因其课程设置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向来备受追捧。本期课程在延续烘焙、瑜伽、八段锦等传统热门项目的同时,新增设插花、扎染、软装艺术等3门美学课程,实现从“经典热门”到“艺术新贵”全面拓展。
“以前就想学点插花之类的技艺,去去‘班味’。刚刚好夜校就有,我就报名了。社区夜校真的是懂我们的。”一位“90后”学员告诉记者。据了解,新课程的“刚刚好”并非巧合,而是基于校方前期的深入调研,是对居民提升生活品质、培养审美情趣迫切需求的精准回应,尤其契合了中青年对生活美学的需求。
“家门口”的夜校实现“抬脚就到”。如今,非洲鼓的动感节奏,每周在象贤村党群服务中心准时响起;瑜伽班落地运河社区,学员们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舒展身心;美妆、帕梅拉健身等固定班次的课程,都在合适的场地有序开展。这个学期,高新夜校充分“化整为零”,利用辖区内各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将教学点嵌入社区“毛细血管”,实现了教学场地的常态化与便利化,也让夜校的魅力辐射更多居民。
“我想多学做几种点心,更好地照顾家人。在这里上课出门走五六分钟就到,真是带娃、提升两不误。”一位已经连续学了两期烘焙课的“宝妈”学员笑着说。这种“送课到社区”的模式,有效破解了成人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真正融入了居民的夜间生活圈。
现代青年对“工作之余,生活之内”的个人成长与自我价值提升有着深层渴望。瑜伽班学员小沈说:“以前晚上就在家躺刷手机,感觉挺没意思的。自从鼓起了迈出家门、走进课堂的勇气,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同了。”在这里,学员们暂时放下白天的身份,专注于自身的愉悦与成长。这正是对“终身学习”理念最生动的实践,也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微观缩影。
除了技能传授,夜校也在悄然重塑社区文化生态。从陌生人变成同学、朋友,兴趣不再是一座孤岛,学员们找到了共鸣的群体。这不但拉近了邻里之间的物理距离,也使得彼此的情感距离更贴近。有家装课学员表示,所学技能不仅美化了自家环境,更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目前大家正商量着一起策划社区微改造项目。一位授课教师也深有感触:“学员之间互帮互助、彼此鼓励,让课堂氛围特别暖心,这种凝聚力常常会延伸到课堂之外。”
夜校的火爆反映出居民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高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校方未来将继续以“精准对接、便利可达、价值引领”为原则,进一步拓展更多元、更前沿的新课程,并持续整合辖区资源增设教学点,让“秀育活力夜校——高新夜校”照亮更多人的业余生活,成为辖区一张闪亮的终身教育名片,持续赋能百姓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