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刷到“母亲原型”四个字,先别滑走。
很多人以为这是玄学,其实它像Wi-Fi信号,看不见却天天在后台耗电。
简单说,一个人跟妈怎么相处,长大后就怎么跟世界相处。
妈给的安全感足,孩子敢摔也敢爬;妈给的焦虑多,孩子遇事先想逃。
新研究把这事拆得更细。
婴儿被抱得够不够、眼神对得多不多,直接决定大脑里管情绪的零件能不能长结实。
成年后,那些“一吵架就想关机”“别人一冷淡就崩溃”的瞬间,追根溯源,常常就是当年那个抱法。
好消息是,信号可以改频道。
心理治疗里,咨询师会陪你翻旧账:梦里那个凶巴巴的女人是谁?
把画面说出来,情绪就落地,不再遥控今天的你。
别以为只有中国妈才这样。
跨文化研究说,从北欧到南美,妈的核心功能都是“养”和“护”,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有人用拥抱,有人用短信轰炸,底色一样。
所以,下次情绪爆炸前,可以偷偷问自己:
现在这股难受,到底是眼前这个人给的,还是小时候那个眼神没对上?
能问出这一句,就已经在改线路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