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亲们,致力从百姓的视角解析我市房地产发展的脉搏,从城市未来的格局定义全新的房地产市场,我是花开半夏君,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近日国务院刚刚批复全国10大试点区,合肥都市圈荣登上榜,那么作为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城市,桐城该如何搭上这顺风车。
本次合肥都市圈荣登10大试点区,也标志着国家将会更加重视安徽整体区域的发展。合肥作为安徽的“班长”也将迎来更多的政策、人才、资金等倾斜与扶持,桐城加快深入融入合肥都市圈是现实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需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定位,主动对接,实现与合肥及圈内城市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互补发展。
桐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国知名度,文化IP优势明显;同时产业特色鲜明:包装印刷、汽车零部件、机电装备等产业已形成一定集群基础,桐城小花茶、羽绒制品享有盛誉。区域交通便捷:沪蓉高速、德上高速、岳武高速穿境,高铁桐城站、桐城南站让通勤更便捷。生态资源优越:延绵的龙眠山脉守护着这方天地,浩渺的嬉子湖碧波荡漾。背山面水,天然宝地。
但在自身发展中也存在严重的不足:经济体量和财政实力很难支撑城市长久持续发展;传统产业主导城市,科创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和终端产品缺乏;人才外流严重,青年创业瓶颈严重,年轻劳动力更倾向合肥、南京等大城市;城市整体配套不完善,区域存在很大差距。
立足优势,锚定不足,在实战中崛起。1、交通先行:不断延展及完善桐城周边交通网,特别是庐江、合肥沿线的高速、国道、县道等,积极谋划城际铁路,实现轨道交通联通,依托高速路网,建设面向合肥的区域性物流仓储中心,降低物流成本。2、产业协同,打造配套+特色的产业体系,引导本地汽车零部件、机电制造企业精准嵌入合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传统包装印刷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合肥庞大的制造业提供高端包装服务。
3、平台承接,引入科创资源,鼓励桐城企业在合肥建设研发中心,主动对接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在桐试和转化。4、生态共保,协同合作,共聚合肥后花园,发展高端康养、生态旅游。5、服务共享,提升民生吸引力,完善与合肥的社保、医疗、公积金等领域的一网通,方便人才流动;积极引进合肥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优化城市服务,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居家环境。
此次合肥都市圈纳入国家级战略试点区意义重大,对桐城来说能否快速进入全省10强,冲击千亿起到决定性影响。应立足自身,总体定位为合肥都市圈的特色产业承接地、生态文旅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区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摒弃传统的政治经济束缚,积极主动,迎头赶上,破晓曙光迎接桐城的全面发展新格局。
(以上图片来源杨安村“拾趣杨安”实拍)
韶华不负少年梦,披荆斩棘当大任;寒冬破晓曙光现,星辰大海向新生!青春是奋斗出来的,我是桐城人,我为桐城代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