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杜芳新 赵喻红
近日,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武汉市武昌区通过“整区打包”推进模式,对115家公共机构实施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预计全域节能改造后年减碳2900吨,三年累计节能率超15%。
中山路办公区获颁湖北省首个“碳普惠中和机关”认证证书
武昌区公共机构建筑多为20世纪末建设,具有建筑主体老旧、用能设备老化和技术改造难度较大等特点。从能耗结构来看,电能消耗是武昌区公共机构主要能耗成分,空调系统作为核心能耗单元,占据各系统总能耗40%以上。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及配电系统紧随其后,而老旧设备导致效率损失成为共性痛点。
2023年,武昌区确定“前三年平均降碳降能比例不低于5%/年,累计节能比例不低于15%”节能降碳目标。全区公共机构协同发力,集中力量将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115家公共机构整体打包,采取公开招标实施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能源费用托管期10年,涵盖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配电及水、天然气等其他用能系统,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用能人数约13000人,平均总能耗约4200万度电。
该项目通过系统化技术重构与管理创新,实现了全域能耗结构根本性优化。项目采用“1+8”核心节能改造框架,即:以智慧能碳管理平台为中枢神经,整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AI智控照明、太阳能路灯、中央空调节能器、分体空调优化、节水及碳普惠等八大场景,形成“监测、诊断、优化”闭环体系,以智慧化与低碳化协同为核心,构建了智能物联感知层、数据整合与分析层、碳资产开发层等三级技术体系。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区115家公共机构已签约53家,合同金额1038万元,有46家节能改造已初显成效,改造单位能耗同比下降10%,预计到年底节约140万度电,节约能耗开支103万元。以中山路集中办公区为例,该区域占地13400平方米,办公楼面积22300平方米,总投资382万元。改造后预计节能率26%,年节能量57万度电,光伏年发电量28万度电,年收益63.8万元,6年收回成本,年减排约246吨。
预计2025年底全区115家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完成后,综合节能率将突破15%,年节电量达63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1163吨,年减碳量2900吨。这一目标不仅达到国管局“年降碳5%”的基准要求,更通过碳监测平台实现全区能耗与碳排放“双核算”的精准溯源。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