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泰王特赦他信是恩典,也有人说泰王特赦他信是降伏,无论是什么,在这场他信自己的“保卫战”中,泰王的介入才是事情的关键。
他信被判有罪,这事透着巴育的影子,在泰国文政 府里,能够和他信竞争的不多,能够把他信送进去的更是屈指可数。
在新世纪以来,从他信2001年当选泰总直到阿努廷上台,中间只有巴育可以稳坐钓鱼台,也就是说,除了巴育,没有人能够和他信竞争。
在他信当泰总的时候,巴育的角色并不重要,在2006年,巴育才借机发力,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逼迫他信流亡海外,其实他信很清楚他的对手是谁,只是文斗不过武,何况还是在泰国这个重武的国家。
在那个时候,他信和巴育就已经是两种极端了,他信的路数深得民心,只是地位太低,无法抗衡如日中天的巴育,在他信流亡期间,也是巴育最得意的一段时间,他在把英拉拉下马后不久就自立门户,成为了泰国文武一肩挑的人物。
而巴育在做泰总的时候,他信一直没能回到泰国,即便是新泰王拉玛十世登基后,这样的局面也没有打破,或者说是泰王没有能力去打破局面,只能积蓄力量谋求机会。
在巴育被拿掉泰总之后,他信才得以回国,并且泰王特赦,泰王也很清楚,虽然他信多年流亡,但是他信的影响力依旧在,其他人没有他信的能力和威望,泰王为了自己就必须依赖他信这样的人物。
这个时候的巴育也过了巅峰,不再是泰王遥不可及的存在了,泰王自登基以后隐忍多年,一是巴育太强势,二是没人敢抗衡巴育。
按理说,他信在外十几年,换谁也不会再给他信机会了,可是泰王不信邪,他知道他信在泰国百姓心中的地位,也知道他信流亡和巴育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算是一对“仇人”。
这就是泰王要利用的点,利用他信和巴育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来平衡文武关系,泰王特赦他信就是让他信迅速进入新角色,这时的他信由于远离泰国多年,影响力虽在但不是强到不能控制的局面,而巴育也步入暮年,虽门生众多但心思不齐,双方是一个半斤八两的状态,可以形成相互牵制。
泰王利用自己的地位巧妙的把他信和巴育拉入局,双方相互搏杀,泰王就当一个旁观者,只有这样,泰王的位置才最稳。
在佩通坦被推翻之后,泰王敏锐的察觉到这里面不只是文政 府的事,佩通坦在任期间多次对边境进行整治,过多的插手武政 府,早就引起了武方的不满,泰王为了平息愤怒,不但保不住佩通坦,还要对佩通坦背后的力量进行敲打。
他信被判,其实就是泰王在平衡局面,避免平衡被打破,而狱中的他信仍然享受着专人伺候,被推翻的佩通坦平安无事,双方也都心照不宣的选择“失明”,各自安稳过日子。
从他信佩通坦发文感谢泰王看,泰王已经征服就他信,他信可以成为泰王的“马前卒”了!泰王又何乐而不为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