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要趁年轻,似乎成了大家默认的道理,尤其是对大学生们来说。如今考编热度很高,对年轻人而言,这个时机恰好合适。
他们正值青春,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愿意为了稳定的未来全力以赴去拼搏,这样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理所当然。
可凡事总有例外,而且未来这样的例外或许会更多,那就是超龄考生。不少人看到年龄偏大的人还在挤考编的队伍,实在可怜。只是,大家看到的 “可怜” 就是全部真相吗?
“大学生都没资格心疼我们”,在编教师补考教资,评论区是满满的现实
大学生们或许社会经验不多,但大多心怀善良,尤其懂得尊老爱幼,面对比自己年长的人时,总会不自觉多几分体谅。
就像有位准备教资考试的同学,考前因为复习效果不理想,整个人意志消沉,走进考场时心里也没什么波澜,只想着尽力完成考试就好。
在考场外的走廊等候时,他无意间瞥见了一个中年大叔的背影。大叔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身形微微佝偻,却站在角落一动不动,嘴里还念念有词。
仔细一听才发现是在背诵教资考点。直到工作人员检查准考证,这位同学才惊讶地发现,大叔竟然也是当天的考生。
那一刻他深受震撼,心里满是复杂的情绪。这么大年纪还要和年轻人一起挤在考场上竞争,既要兼顾生活又要抽时间备考,肯定特别难。
可更多的是辛酸,这背后藏着的,或许是人到中年在职场的无奈。没有了年轻人的精力和优势,只能通过考证来寻找更多可能,想想都觉得尴尬又不易。
正当他对着大叔的背影暗自悲春伤秋,在网上分享这段见闻时,评论区的留言却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的感慨。
有人直言别忙着可怜别人,还是先可怜可怜自己吧,这些大龄考生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处境艰难。
评论里有人解释,很多参加教资补考的中年人,本身就是教师,早就有了编制。只是他们当年参加工作时情况特殊,可能因为规定调整或者工作太忙。
大学生的怜悯,换来的却是老一辈的无情指责
他们一直没来得及考教师资格证。现在要求越来越严格,他们才不得不抽时间回到考场,补上这张证书。
原来大家以为的 “辛酸备考”,其实只是这些教师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完成的一项必要任务,他们的身份和生活状态,其实大多在普通大学生之上。
这种身份错位带来的误解,想想实在让人哭笑不得。那些身为过来人的老教师,面对心怀善意的大学生,态度却足够冰冷,回怼起来毫不客气。
在他们看来,以自己的年纪都觉得教资考试不难,不过是周末抽空来考一考,顺手就能完成的事。
反而他们会责怪年轻人,说大学生刚毕业,明明掌握着充足的学习时间,却只会一个劲儿死学,把本就简单的考试越弄越复杂,最后还过不了。
更有甚者,这些老一辈人直言,就该提升教资考试的难度,这话让满心感慨的大学生听得心里拔凉。
其实笔者觉得,部分已经站稳脚跟的既得利益者,做法实在有些过分。大学生最初的感慨并无坏心,只是出于善良的体谅,没必要被这样讥讽。
那些老教师早已拥有稳定的工作和资格,确实有资历谈论考试难易,却忽略了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压力,和他们当年早已不同日而语,这样的指责本就不公平。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