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为期10天的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圆满落幕。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车展累计现场参与观众达91.02万人次,共交易新车33745辆、成交金额57.53亿元。本期杂志“聚焦”栏目刊发车展相关报道,透过成都车展这扇窗,展现出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中国制造”正焕发蓬勃生机。
同时,民生周刊杂志社聚焦各地区各部门“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的生动实践,刊发《促进新疆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专访新疆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斌芳》《广东省广州市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 加力提速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睡眠健康管理师”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新职业为睡眠健康保驾护航》等重点报道。
领导干部谈民生
促进新疆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专访新疆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斌芳
当内地一些中药材产区面临土壤退化、种植面积缩减等压力时,新疆凭借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辽阔疆域、2471种本土中药资源以及优于原产区的气候条件,成为国内外企业布局的热土。当行业对新疆中医药认知还限于“第一产业”时,新疆中医药管理局于去年揭牌,系统谋划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新疆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新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新疆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斌芳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回溯新疆中医药产业发展历程,解析站在历史新起点传承发展的新机遇。()
依托优质河湖资源和丰硕治水成果
广东力推绿色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奔流不息的珠江水,千回百转、汇聚成川,涌入南粤大地,成为岭南人民的母亲河。文明因水而兴,城市因水而美。两万多条江河湖泊滋养了万家灯火,承载了南粤大地千百年来的商贸繁荣、文化交融和市井烟火。
守护好江河水,一直是广东人的心头大事。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陈仁著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广东全面加强江河治理保护,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主要江河干流水质长期保持优良,2024年全省14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93.2%。()
广东省广州市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
加力提速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昔日偏远的贫困村变身美丽富裕的“盆景村”;杂乱的地铁口变成画卷般的风光带;古镇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的乡村发生了蜕变。
7434平方公里的广州市,村域土地面积达5600平方公里,占比超过四分之三。如何改善镇村生产、生态、生活,对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2022年12月,广东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
从群众需求端出发,推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的哈密样本
楼房外立面翻新,地下管网更新换代,曾经坑洼的路面已被平整……看着改造后的小区,新疆哈密市伊州区西河街道中山小区居民孙岩刚赞不绝口。
孙岩刚居住的中山小区,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改造之前,住宅楼墙面斑驳开裂,电线如蜘蛛网般在空中交错,楼道堆满杂物,路面坑洼不平……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哈密市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扎实推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预警在前 监测随行
——新疆气象守护游客旅途平安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初秋的新疆恰是如此。前一刻戈壁滩还被烈日灼得发亮,下一秒或许就乌云压境、大雨滂沱。天气多变,是新疆独特的自然名片,也成为旅途中不可忽视的变数。
近日,记者跟随“‘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新疆,深切感受到,从旅途顺畅到人身安全,都离不开精准气象服务的保驾护航。气象预警与精细化预报,默默守护着在新疆的每一位旅客。()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气象部门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促进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保牧”
夏末秋初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晨光穿透薄雾,将蜿蜒的乌拉盖河染成“金丝带”,无边草甸在风中起伏。羊群如同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牧人的长调伴着云雀的鸣叫,飘向远方。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锡林郭勒盟承载着保障生态安全与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这里不仅是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屏障,更是全国重要的肉羊支柱产区,牧民们的生产生活与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紧密交织。 ()
“企业出题,学生解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创新+”工作站
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范式
池开天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大信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同时也是学院首届“创新+”工作站课题负责人之一。去年,他与同学组建团队,以劳动课选课方式,申报了心言集团提出的“AI赋能心理健康服务”研究课题。谈及参加课题研究的体会,池开天颇有感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企业出题,学生解题”—北大信科“创新+”工作站成立一年来,以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为核心,支持本科生前往产业一线探索,持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实现“劳动创造价值、实践驱动创新、合作造就共赢”目标。()
医疗高质量发展需多元主体协同推进
高质量医疗发展圆桌会”8月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医疗政策、临床实践及企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代表,围绕“构建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这一议题,从政策设计、诊疗实践、患者诉求以及创新支付等多个维度展开了交流。()
“睡眠健康管理师”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新职业为睡眠健康保驾护航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新职业信息,“睡眠健康管理师”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这标志着我国睡眠健康服务进入规范化、职业化发展的全新阶段。这一重大政策突破,不仅回应了超过3亿睡眠障碍人群的健康诉求,也为睡眠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天津南站片区——
大力推进医疗协同 异地就医“无缝衔接”
呼啸的高铁,载来如潮的人流,也带来一道道民生考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天津市天津南站周边的新建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紧邻天津南站的西青区张家窝镇,常住人口已突破15万人,其中近七成为外来人口。
新城崛起,催生出百姓从“有医看”到“看好医”的迫切需求。慢病患者能在家门口管好健康吗?异地就医报销能顺畅吗?工作日下班或周末看病方便吗?随着天津南站片区“15分钟医疗圈”逐步完善,这些民生关切正一一得到回应。()
军垦二代博物馆创办人、留学归国博士陈宇奇:
“军垦记忆迫切需要得到保护”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3团(以下简称“143团”),一位归国博士利用自家宅院收藏着近两万件军垦记忆。两棵沙枣树,一雄一雌,挂满了果实,在新疆石河子市143团9连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里,66岁的陈宇奇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把已经磨成铲形的铁勺。这把使用了30多年的老勺子,四周早已磨平,见证了兵团第一代军垦人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岁月。()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研学游需回归教育本质 以优质内容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近年来,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探索需求增强,国潮文化、非遗体验、沉浸式演出等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法宝”。在大中小学寒暑假期间,博物馆、科技馆、历史古迹、名校、主题乐园、户外营地等场景更是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文化探索游和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也暴露出种种短板,如热门博物馆、主题公园预约名额或门票经常出现“秒光”现象,游客抱怨预约渠道复杂、系统崩溃、黄牛抢票等。怎样实现文化探索游和研学游的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全国多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持续实施“阳光分班”政策成效明显
“阳光分班”促进教育公平
今年秋季开学,河北廊坊市民张龙(化名)的儿子入学,在当地一所知名小学读一年级。为了能让孩子分到“好班”或遇到“好老师”,开学前,张龙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打听学校师资情况和班级设置。然而,一位老师的答复让他释然:“现在学校实行科学公平的随机分班,找关系‘择班’已成为过去式。”这位老师还透露,校长在全校会议上明确强调:“调班的事,谁也不要来找我。”张龙心里踏实了……()
聚焦
从“展车”到“展未来”,新能源智能化成核心引擎——
成都车展勾勒汽车产业高质量转型图景
8月29日至9月7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成都西博城举办。一场已延续28年的汽车行业“盛宴”,再度引人注目。1998年,首届成都车展占地1万平方米,只有10多个品牌参与;如今,成都车展已经成为面积达22万平方米、汇聚近120个品牌的全球性展会。()
“我们的智能化只办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解码长安汽车“安全回家”工程
“我们要让每一位用户都体验到科技的巨大进步,让每一次出发不再只是抵达,而是把‘安全回家’这4个字写进万家灯火。”近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说。
朱华荣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安全”的重要性。9月5日,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和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当晚,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智能化品牌“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朱华荣在现场发言时强调:“我们的智能化只办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我家门前有条河
儿时记忆中的赤水河回来了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贵州仁怀人,也是守护赤水河的环保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夏天的赤水河,是我童年最清凉的记忆。那时没有空调,带着湿凉气息的河风便成了炎热夏季最好的享受。每到暑气最盛的时节,我总爱去茅台镇的姐姐家避暑。夜晚,河边的石滩上,人们铺席而卧,听着河水潺潺,望着星空点点。河水清冽,沁人心脾,清晨跃入河中畅游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民生时评
景区“限时拍照”是对稀缺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各大景区,游客为了拍一张照片长时间占据最佳拍摄位置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有部分景区开始试行“限时拍照”措施,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讨论。()
抵制网络“烂梗” 让青少年“好好说话”
“‘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更何况是用一种严重的疾病类型作网络烂梗攻击他人……”近日,重庆一位初中班主任发布了一条“抵制网络恶梗进校园”的短视频。视频显示,这位教师发现有学生用涉及唐氏综合征的不当表述嘲笑患病同学,当即进行了严肃批评。她以传统美德唤醒学生道德自觉的教育方式,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
一桶泡面引发对高铁精细化服务的思考
近日,“广州东站停售泡面”的消息引发热议,掀起了关于“高铁上能不能吃泡面”的新一轮讨论。需要明确的是,这并非铁路部门发布的强制性禁令。12306客服回应,“车站是否停售泡面无强制要求”,旅客仍可自行携带泡面乘车。()
更多内容欢迎点击下文链接
编辑 | 李雪
责编 | 姜玉函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