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熊导读:在众多3D打印材料中,陶瓷一直是最难“驾驭”的材料之一。尽管陶瓷增材制造技术已研究数十年,但真正可行的商业应用直到近期才逐渐成熟。
南极熊长期关注高性能陶瓷增材制造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此前曾对武汉三维陶瓷进行过跟踪报道,其在高性能陶瓷光固化增材制造系统与材料方面的持续创新令人印象深刻。而在极端环境应用需求不断攀升的当下,氮化硅陶瓷(Si₃N₄)因其综合性能优势,正成为高温、强腐蚀、高耐磨、高绝缘及生物医疗等尖端领域的理想材料选择。
![]()
△2025TCT展会武汉三维陶瓷展示出的大型陶瓷3D打印样件
2025年9月17日,南极熊获悉,武汉三维陶瓷在3D打印氮化硅陶瓷(Si₃N₄)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已成功开发出针对光固化3D打印的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浆料。
氮化硅陶瓷五大核心优势显著:
超高强度与韧性:远优于普通陶瓷,抗机械冲击和抗热震性能突出;
卓越高温性能:在超过1400°C高温环境中仍能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与化学稳定性;
优异耐磨与耐腐蚀性:极端工况下轴承、密封件等关键部件的首选材料;
优良绝缘性与导热性:特别适用于电力电子、半导体工业中对散热和绝缘有双重要求的场景;
良好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骨科、齿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领域。
![]()
△氮化硅浆料
然而,尽管性能出众,传统氮化硅陶瓷制备工艺如干压、注塑、凝胶注模等,仍难以高效完成高度复杂、定制化和拓扑优化结构的制造,普遍存在工艺周期长、材料浪费严重和成本高企等问题。3D打印技术,尤其是陶瓷光固化技术,为氮化硅带来全新可能——它不仅能轻松实现复杂流道、薄壁、晶格及异形结构的一体化成型,还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提升材料利用率,真正推动构件设计向功能化、轻量化、集成化迈进。
光固化技术虽是实现高精度、高致密度陶瓷零件的理想路径,但其在氮化硅材料中的应用却长期受制于高品质浆料的开发难度。该类浆料需同时具备高固含量、低粘度、优异流变特性与光固化相容性,技术壁垒极高。
![]()
△3DCeram 3D打印设备系列
值得欣喜的是,武汉三维陶瓷该公司成功开发出的针对光固化3D打印的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浆料,已完成首批高精细样件的打印验证,标志着国内氮化硅陶瓷增材制造向工业化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其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精密浆料配方:实现高固含量、低粘度与光敏性能的良好平衡,成型生坯具备优异锐利度、均匀性及强度,满足后期脱脂和烧结要求
打印工艺优化:系统研究并建立适用于氮化硅材料的打印参数模型,有效控制翘曲、提高精度与生产效率;
迭代闭环开发:通过“设计-打印-烧结-测试”全流程反馈,持续优化材料和工艺,确保最终构件性能满足严苛应用需求。
![]()
△氮化硅陶瓷3D打印结构件
这一技术进展,为光固化氮化硅陶瓷在多个高端领域推开产业化应用之门:
航空航天:带复杂内腔的涡轮叶片、轻质高强结构件;
能源与半导体:耐高温绝缘件、散热基板、晶圆处理设备组件;
工业机械:高性能陶瓷轴承、耐腐蚀阀门与泵体;
生物医疗:定制化植入体、骨修复支架及手术导板;
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池系统关键绝缘、散热部件。
武汉三维陶瓷依托“材料–打印–烧结–后处理”全流程工艺能力,持续推动高性能陶瓷3D打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此次氮化硅陶瓷光固化技术的成熟,不仅是企业自身研发实力的体现,更是我国在高性能陶瓷增材制造领域逐步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