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兵纷女声”
网络安全防范知识
“凡是让先交钱、承诺高回报的,都是圈套!”在二师二十二团幸福社区的网络安全宣传现场,巾帼志愿者一句直白提醒,让围坐的老人们频频点头;星光夜市里,二十五团妇联的“情景模拟防骗课”上,居民们跟着志愿者拆解骗局漏洞······近期,第二师铁门关市各级妇联联合综治中心、总工会、团委等单位,紧扣“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针对不同群体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宣传+互动”等形式,开展系列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
融合多元主题 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师铁门关市妇联、迎宾街道妇联创新“安全+公益”模式,联合网安支队、司法所开展网络安全宣传与“母亲邮包”劝募活动。工作人员发放500余份网络安全折页,针对未成年人易遭遇的网络骗局,手把手教居民设置手机防护。
同时,师市妇联与街道妇联工作人员向居民详细介绍“母亲邮包”项目的帮扶对象、邮包内容及捐赠方式,不少居民当场扫码捐赠,带动身边人参与爱心行动。“既学了网络安全知识,又参与了爱心行动,这样的活动暖心又有意义!”居民点赞。
2
聚焦重点群体 精准科普“防骗术”
二师二十一团妇联联合总工会、团委开展宣传活动,重点面向家庭女性普及网络安全防护知识。工作人员结合“网络购物诈骗”“兼职刷单骗局”“个人隐私泄露”等真实案例,详细拆解诈骗分子作案手法,活动共接受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在场女性受益匪浅,有效提升了家庭成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十二团幸福社区妇联则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巾帼志愿者向老年人发放50份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典型案例,拆解“投资养老”“低价旅游”“缴纳养老金”等骗局。“凡是让先交钱、承诺高回报的,都是圈套!”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人们直呼“记住了”。
线上,志愿者还通过网格微信群定期推送养老诈骗分析,提醒家属关注老人微信群、直播间动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防护网。
三〇团妇联联合综治中心、总工会、团委等多部门,向商户发放宣传手册及印有标识的鸭舌帽、帆布袋,结合实际案例,为老人讲解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识别网络谣言等知识,引导群众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上网、安全用网。
3
创新形式互动 普法宣传“活起来”
二十五团妇联联合总工会、团委将课堂搬进星光夜市,通过“诈骗话术还原+情景模拟”互动教学,还原“冒充老师收费”“游戏装备低价出售”等骗局,邀请居民参与应对并拆解漏洞,让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防骗技巧,家长李萍感慨:“我对网络安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后我将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正确上网。”
三十一团妇联联合综治中心、平安法治办公室、总工会、团委等部门,在巴扎市场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吸引500余人参与。巾帼志愿者们分发印有国家网络安全标语的帽子、扇子、储物袋等实用物品和宣传单,同时以“拉家常”方式解答群众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引导职工群众牢固树立网络生活人人共享、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今天不仅领到了实用的物品,关键是上面还印有网络安全宣传提示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同时我也学到了不少网络安全知识,以后遇到陌生链接坚决不点,非官方消息不转发,也不会随便发布负面言论。”前来赶集的张大姐说。
三十三团妇联联合拥军社区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居民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居民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
同时利用社区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在广播中循环播放网络安全宣传音频,在微信群推送网络安全知识文章和短视频,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让宣传“不打烊”。
4
持续发力 构建长效防护网
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超1500份,覆盖群众数千人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下一步,二师铁门关市各级妇联将持续发挥联动优势,创新宣传形式,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升实效性,为守护群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贡献巾帼力量。
▌本文来源:巾帼第二师
编辑/王萌 责编/曹艺丹 张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