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LANCET》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使用GBD数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模型分析,全面评估全球糖尿病级联诊疗现状,明确糖尿病管理中的优势领域与待改进环节。研究表明:全球≥15岁糖尿病患者中约55.8%得到确诊,确诊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91.4%,而接受治疗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的比例仅为41.6%。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5)00217-7
研究背景
根据GBD数据,糖尿病是2023年全球伤残调整寿命年的第五大致病因素。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上升。
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环节通常被整合为“级联诊疗”,用来评估医疗系统对特定疾病患者的服务效能,识别临床照护过程中的优势与薄弱环节。
既往糖尿病级联诊疗相关研究涵盖范围不够全面。本研究首次基于2000-2023年GBD数据对全球糖尿病级联诊疗开展系统分析,估算糖尿病患者的确诊比例、确诊后治疗比例,以及接受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的比例。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
大部分数据来自GBD中用于估算糖尿病患病率的数据源集合。数据源包括:PubMed系统文献检索(本研究已更新至2024年5月28日)、GBD合作网络成员等。
数据源纳入标准:横断面研究、具有一般人群代表性、GBD模型涵盖的区域范围、可获得微观数据,已发表文献至少报告一项目标指标。纳入的微观数据包含年龄、性别、血糖(空腹血糖[FP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当前治疗情况(定义为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
最终共纳入119个国家和地区的266个数据源-年,覆盖GBD全部21个区域,时间跨度为1988年至2023年。
数据处理与建模
研究纳入完成FPG或HbA1C检测且年满15周岁的个体。
微观数据的汇总采用样本加权方法,根据样本量,按研究、性别以及确定的10年或20年年龄组进行分层处理。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诊断为糖尿病:自我报告正在接受降糖治疗,或FPG≥7 mmol/L,或HbA1C≥6.5%(48 mmol/mol)(取决于研究采集指标)。
通过五组估算模型生成级联诊疗的中间结果。在糖尿病人群中:自我报告从未被确诊的个体定义为未确诊人群;自我报告曾确诊但当前未进行治疗的个体定义为确诊未治疗人群;自我报告曾确诊且正在接受治疗(无论血糖水平)的个体定义为接受治疗人群;自我报告正在接受治疗且FPG≥7.2 mmol/L的个体定义为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人群;自我报告正在接受治疗且FPG<7.2 mmol/L的个体定义为治疗且血糖控制达标人群。
使用Meta回归贝叶斯建模工具DisMod-MR 2.1分别对五类人群进行建模。所有模型均采用平均BMI和医疗可及性与质量指数(HAQ指数)作为地区级协变量,HAQ指数通过32种可避免死因综合评估各国医疗可及性与质量。
建模完成后,按年龄组、性别、地区和年份进行标准化调整,五类人群比例总和调整至100%。利用 GBD 2023 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估算值,计算出糖尿病级联诊疗中:糖尿病患者的确诊比例、确诊后治疗比例,以及接受治疗血糖控制达标比例。
统计分析
从DisMod-MR生成的年龄、性别、地区和年份特异性参数分布中分别抽取250个随机样本,所有后续处理步骤均在样本层面进行。通过抽样的第2.5和第97.5百分位数,计算估计值的95%不确定性区间(UI)。
使用FPG 8.6 mmol/L作为血糖控制阈值进行敏感性分析。该阈值基于主分析中包含的40项研究、约16.2万条同时包含FPG和HbA1C的个体观测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确定。所有分析均使用R(4.4.1版本)完成。
研究结果
2023年,糖尿病患者的确诊比例为55.8%(95% UI 49.3–62.3),确诊后治疗比例为91.4%(88.0–94.2),接受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的比例为41.6%(35.7–48.5)。
据此推算,全球有3.13亿(2.73–3.58亿)糖尿病确诊患者,2.86亿(2.41–3.36亿)接受治疗,1.19亿(0.952–1.45亿)接受治疗血糖控制达标。另有2.48亿(2.07–2.89亿)未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总体糖尿病患者中,仅有21.2%(17.4–25.6)血糖控制达标。
确诊比例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血糖控制达标比例涨幅较小,各年龄组治疗比例较高。年轻群体显示出诊断缺口。2023年全球未确诊患者在中年达到峰值,这是因为该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图. 2023年全球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级联诊疗情况
糖尿病确诊比例最高的地区为北美高收入地区(82.9% [75.5–89.3])。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诊断缺口最大,仅16.3%(14.0–18.9)的糖尿病患者确诊。在204个国家和地区中,64个(31.4%)糖尿病确诊比例不足50%,尼日尔以10.7%(8.5–12.9)居末位。
图.2023年15岁及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确诊比例
确诊患者的治疗比例从亚太高收入地区的96.5%(94.6–98.0)到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的69.1%(62.5–75.3)不等。204个国家和地区中,91个(44.6%)的确诊患者治疗比例超90%,沙特阿拉伯以98.4%(97.3–99.3)领先。
图.2023年15岁及以上人群确诊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
在接受糖尿病治疗的人群中,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比例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南拉丁美洲以62.6%(95% UI 57.0–67.6)居首,大洋洲以24.4%(19.7–30.1)垫底。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中,46个(22.5%)的治疗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比例超过50%,哈萨克斯坦以68.3%(62.0–74.1)领先。
图.2023年15岁及以上人群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比例
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糖尿病确诊比例上升8.3(6.6–10.0)个百分点,确诊后治疗比例上升7.2(5.7–8.8)个百分点,血糖控制达标比例上升1.3(0.8–1.8)个百分点。
在全球范围内,医疗系统在为确诊患者提供治疗方面表现最佳(91.4%),其次是诊断(55.8%),管理缺口存在于治疗使其血糖控制达标的环节(41.6%)。
2000年至2023年间,几乎所有国家/地区的糖尿病患者确诊比例都有所上升,表明糖尿病检测水平有所提高。年轻人的诊断稍显不足,在获取医疗服务方面仍面临挑战。202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将开始筛查糖尿病的年龄从45岁降至35岁。
2000年至2023年间,各国家/地区血糖控制达标比例的增幅不同,但远小于确诊和治疗的增幅。二十年间,糖尿病的治疗覆盖区域扩大,但血糖管理没有改善很多,即便近年出现了多种新型药物,很多国家也为药物获取和价格出台了多项政策。
研究局限性
部分地区缺乏国家级数据以估算结果,依赖于该区域内其他数据以及平均BMI和HAQ指数协变量。
采用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仅收集了每位参与者的单次血糖测量值,可能高估糖尿病患病率。
当前治疗情况基于自我报告的当前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使用情况,无法反映真实治疗依从性。未考虑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浓度处于诊断阈值内但未接受药物治疗实现血糖控制的个体被归类为未治疗者,可能低估血糖控制达标比例。未考虑降压和降胆固醇药物。
采用基于FPG的血糖控制阈值,FPG日间波动较大,可能存在错误分类。
COVID-19大流行期间数据稀缺,无法评估疫情对糖尿病级联诊疗的长期影响。
研究结论
尽管过去二十年有所改善,但糖尿病诊断不足和血糖控制不佳仍是全球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糖尿病亟需加强检测、治疗和管理的策略与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 Sep 8:S2213-8587(25)00217-7. doi: 10.1016/S2213-8587(25)00217-7.
医咖会基础会员全面大升级,赶快去领取一年基础会员!
基础会员权益:28张基础课程券,基础课程均可兑换!医咖会SCI-AI工具,科研内容训练,回复更专业!
点击“阅读原文”/应用商店搜索/扫码下载医咖会APP,登录后,弹窗领取基础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