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9月10日,国家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方发布的公函称,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对于黄岩岛变成国家保护区,14亿同胞自然是开心的。但菲律宾很不开心。菲律宾外交部9月11日表示,“强烈抗议”中国计划在南海争议岛礁黄岩岛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1菲律宾的“黄岩岛焦虑症”:当自然保护区变成“战略保险箱”01
大家都知道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菲律宾不信邪,非要抢占这里,因此爆发了很多次冲突。
当中国宣布在黄岩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菲律宾外交部立刻上演了一出“南海版《惊声尖叫》”——抗议声比台风“山竹”还猛烈。毕竟,这片距离菲律宾吕宋岛仅230公里的环礁,过去是菲律宾渔民的“后花园”,如今却要被中国用生态保护的名义“上锁”。菲律宾的恐惧不难理解:一旦黄岩岛从“争议礁盘”变成“中国南海的生态明珠”,再想搞小动作,就像试图在故宫墙上刻“到此一游”,不仅违法,还会被全球直播。
菲律宾的抗议逻辑堪称“环保版碰瓷”:一边指责中国“破坏生态”,一边放任本国渔民在黄岩岛周边使用氰化物炸鱼。中国则用实际行动打脸。2024年生态调查显示,黄岩岛潟湖珊瑚覆盖率达28.6%,鱼类生物量是周边海域的3倍。
中国建立保护区,相当于给黄岩岛装了个“生态监控摄像头”,菲律宾再想偷偷摸摸搞事情,分分钟被卫星和科考船抓现行。这是非常有效维护国家主权的积极方法,也许填海造陆要开始了。
02黄岩岛填海造陆潜力巨大,可以彻底让菲律宾服气
菲律宾最害怕的,是中国随时可能启动的填海工程。黄岩岛礁盘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水深小于3米的区域约44平方公里,其中可用于填陆的礁坪达55平方公里,这将是永兴岛的11倍,美济岛的9倍。
中国在南沙已吹填出7个岛屿,建成3座机场和4个深水港。黄岩岛的礁盘条件更优:环礁潟湖水深9-12米,最深20米,适合大型工程船作业;礁坪水深仅1-3米,填海成本比南沙低60%。2025年,中国新一代“造岛神器”即将交付,其绞刀功率可挖掘120米深海床岩石层,支持15公里远程吹沙。
所以,填海造陆对咱们东方大国来说并不是技术问题。
按中国在南沙的吹填经验(天鲸号单日造陆4个足球场),黄岩岛填出50平方公里陆地只需3年。届时,这里可容纳20万人口,建成医院、学校、淡水湖甚至人工滑雪场(毕竟海南人也需要滑雪自由)。想想都让人兴奋。
填海后的黄岩岛,战略价值堪比“南海铁三角”的最后一枚铆钉。它与永兴岛、渚碧岛连线后,中国海军可轻松控制巴士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入口,美军航母想进入南海,得先问鹰击-21反舰导弹答不答应。更绝的是,歼-20从黄岩岛起飞,10分钟就能飞到马尼拉上空;红旗-9B防空系统部署后,菲律宾空军战机连黄岩岛的雷达波都摸不到。菲律宾媒体哀叹:“这哪是填海?分明是在南海钉了个‘战略图钉’!”
03战略层面:填海是“以静制动”的顶级操作
咱们东方大国选择在此时宣布保护区计划,而非立即填海,正是战略智慧的体现。
一方面,通过生态保护占据法理和道义高地,让菲律宾的叫嚣显得无理取闹;另一方面,用填海潜力形成战略威慑——菲律宾每挑衅一次,中国就往黄岩岛派一艘科考船,逐步完成地质勘探、水文测量等前期工作。等菲律宾反应过来时,黄岩岛可能已悄然变身“海上长城”。
黄岩岛的未来,早已不是“填或不填”的简单选择题,而是中国南海战略的“必答题”。菲律宾的抗议,不过是南海棋局中的一枚“弃子”——当中国在黄岩岛部署风力发电机、光伏电站和海水淡化厂时,菲律宾还在为“南海仲裁案”的废纸沾沾自喜。或许,菲律宾该学学新加坡:既然争不过,不如合作开发渔业和旅游业,毕竟,黄岩岛的珊瑚礁和金枪鱼,可比美国的空头支票实在多了。
请大家期待,黄岩岛成为陆地的时刻将很快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