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盛投行这事儿,得从2008年那会儿开始聊。那时候,全球金融危机闹得鸡飞狗跳,美国投行们日子都不好过,高盛作为华尔街老大,自然得找新出路。
结果,媒体上突然爆出消息,说高盛跑到中国来养猪了,斥资2到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这些生猪大省,一口气买下十多家猪场。这新闻一出,大家都傻眼了,华尔街精英怎么会跟猪圈沾边?
不过,高盛很快就出来否认,说他们没干这事儿,那些收购跟他们没直接关系。可传闻不是空穴来风,背后牵扯到一家叫艾格菲的公司,这家企业才是真正在操作的家伙。
先说说艾格菲的来头。它原名叫AgFeed Industries,2006年通过反向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起步市值也就3亿美元左右,净资产还不到1亿。
主业是中国饲料和生猪养殖,旗下有江西的百世腾饲料公司。上市后,艾格菲对外吹嘘,说到2009年能在华销售至少100万头猪,年盈利增长35%以上。这话一放出去,股价立马翻倍。
2007年,他们开始大动作,在福建龙岩、福州、南平等地买猪场,价格比市场高出不少,单笔交易从几百万到上千万。
目标主要是那些有政府补贴的重点养殖企业。福州市生猪养殖协会的人查了查,发现收购方就是艾格菲。
高盛在这中间掺和多少?据股东名单,高盛只持股5.2万股,占总股本的0.16%,算不上大头。可为什么传闻总缠着高盛?因为高盛那几年在中国农业布局挺广。
2004年,他们跟中航油玩衍生品交易,结果中航油亏了5.5亿美元,被迫重组。高盛赚了,但名声坏了。2005年,又掺和深南电的重组,争议不小。
转到农业,2007年高盛投了雨润集团的可转换债券,2008年又花20亿入股双汇,成为大股东。这些企业都是肉类加工巨头,加上艾格菲的饲料和养殖,高盛间接串起了一条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
2008年底,艾格菲收购金额接近3亿,出栏能力280万头。同期,中国生猪出栏创历史新高,但价格没降反升。双汇、雨润产品不便宜,还在涨价。
艾格菲的猪出厂价每斤多五毛,其他企业跟风,饲料、粮食也水涨船高。生猪价格指数影响物价总水平,牵动央行政策。
有人猜,高盛通过杠杆玩期货,操控粮食和生猪价格,放大效应,干扰消费指数,布局金融操作。毕竟,高盛擅长这套,次贷危机前就玩得风生水起。
但高盛真有那么大野心吗?他们否认直接养猪,艾格菲副总裁也说高盛没委托他们收购。媒体炒作可能是因为外资进军农业敏感。
那几年,国际资本看中中国农业潜力。中国猪肉消费占全球一半,市场巨大。发达国家养猪成本高,还受环保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正常。
高盛等投行见农产品价格涨,猪肉紧俏,就跟风投。德意志银行也发了个“环球神农基金”,专投食物产业。罗杰斯那投资大佬还说,中国农产品最有价值。
2009年,猪价高位,国家投放储备肉,还补贴养殖户和企业。小散户蜂拥而上,出栏量爆增,价格崩盘,回落到收购前甚至更低。
艾格菲股价滑坡,高盛持股价值缩水。其他跟进的像老虎基金、花旗、摩根大通、巴克莱,也吃亏。2011年,艾格菲爆出会计丑闻,调查显示从2008年起,中国业务假造营收2.39亿美元。
假发票、虚报猪数、两套账本,瞒了审计师。2013年,艾格菲破产,SEC罚款1800万美元,分给受害投资者。高盛没直接卷入,但这事儿暴露了外资在中国农业的投机性。
高盛的布局不止猪,还涉及整个农业链。2008年,他们投了3亿美元买中国家禽农场。同期,全球粮价涨,高盛预测原油暴涨,间接推高饲料成本。
中国农业集中度低,前三大肉企市场份额才3.7%,外资容易渗透却难垄断。但区域影响力大,能左右局部价格。
高盛不自己管猪场,转包出去,只控价格环节。这套路,让人联想到他们以往的操作,总爱在关键点卡脖子。
说到底,高盛进中国养猪圈,不是单纯养猪挣钱。中国猪肉市场缺口大,利润可观,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毛利率30%,品牌猪更高。
但高盛这类投行,眼光长远。他们见中国经济起飞,农业现代化加速,小农散户转规模养殖,就想分杯羹。
2008年后,网易丁磊、武钢、复星、联想等也跨界养猪,热潮起来了。高盛投双汇、雨润,赚了上市红利。双汇2011年瘦肉精事件后,高盛减持,但之前已套现不少。
有人说高盛终极目标是做空中国,收割财富。看他们历史,确实有前科。次贷危机,高盛卖毒资产给客户,自己做空赚翻。希腊债务危机,也掺和设计产品帮瞒债,后崩盘。
在中国,中航油案,高盛对赌油价涨,中航油破产,他们赚4亿。深南电重组,高盛低价入股,转手高卖。
养猪这事儿,表面投实体,实际可能借价格波动玩金融衍生品。猪价影响CPI,CPI动货币政策,政策松紧牵动股市汇市。高盛有全球网络,能放大杠杆。
但证据不足以证明高盛养猪就是为做空。高盛发言人说,没必要澄清,因为没干。艾格菲是独立操作,高盛小股东而已。中国政府警惕外资垄断,2008年反垄断法出台,农业外资审查严。
结果,高盛没成气候,艾格菲破产收场。这说明,中国市场大,调控强,外资难一手遮天。小散户力量大,补贴一发,供给上,价格就稳。
高盛后来转向其他领域,2018年大卫·所罗门上台,焦点消费者金融。中国农业投资减了,但教训在。外资进农业,好处是带技术、管理,提升效率。但风险是操控链条,影响民生。
猪肉是老百姓饭桌大事,价格乱,社会稳不住。中国前几年非洲猪瘟,猪价飞天,靠进口和补贴稳住。现在,规模养殖占半壁江山,外资像正大、中粮也掺和,但本土企业主导。
在中国,类似高盛的外资还多。摩根士丹利投新希望,凯雷投雨润。农业是基础产业,外资渗透,需防患。
政府鼓励规模化,但护住底线。养猪热后,环保要求高,投入大,不是谁都玩得转。高盛这类,赚快钱走人,留一地鸡毛。
总的看,高盛在中国猪圈转悠,图的不小。表面挣养殖利润,实际串链条,玩价格,间接影响经济。做空?不一定明着来,但通过杠杆、期货,收割机会多。
中国经济体量大,散户多,调控灵,外资难得逞。艾格菲破产就是例子。高盛赚了点,亏了声誉。未来,外资还来,但中国更警惕,农业安全第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